在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的平野村,有一位被村民们亲切称为“贴心人”的驻村工作队员——中国移动广西桂林分公司员工石建华。自2023年7月来到平野村,石建华便将自己的全部热情和精力投入到驻村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因出色的工作表现被评为龙胜镇优秀驻村工作队员。
初识平野,心系村民。平野村是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这里曾是贫困村,村民生活相对贫困。2023年7月,石建华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村民的期望,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初到平野村,面对陌生的环境,石建华没有丝毫退缩。他深知,要想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为了尽快熟悉村情民意,针对全村364户人,石建华做好每天走村串户的计划,与村民拉家常、话发展。耐心倾听村民的诉求和意见,仔细记录每一户村民的家庭情况、收入来源和面临的困难。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石建华对平野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也为后续制定帮扶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精准施策,助力增收。在驻村工作中,石建华始终坚持“精准施策、因户施策”的原则,针对每户村民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秦庭辉是平野村拉秀组的一名村民,2023年10月,他因交通意外导致头部破裂及右小腿骨折,经过治疗仍落下四级残疾的后遗症,失去了劳动能力。在丧失劳动力的日子里,秦庭辉每月仅靠低保艰难度日,生活陷入了困境。
了解到秦庭辉的情况后,石建华第一时间来到他的家中,与他促膝长谈,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针对秦庭辉的身体状况,石建华及时调整帮扶方案,在确保他基本生活的前提下,积极为他寻找增收途径。在征得秦庭辉同意后,石建华协助他办理了扶贫贷款9000元,并往返多地询价,购入了两头黄牛。同时,石建华还赠送了手推车、食料等一批生产物资,为秦庭辉开展肉牛圈养生产经营提供便利。
有了黄牛的陪伴,秦庭辉的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他每天清晨和傍晚都会到田间地头收割草料,喂养黄牛。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锻炼,秦庭辉的身体状况明显改善,心情也变得更加开朗。在石建华的积极协调下,就近解决了务工就业问题,聘用其为村环卫公益性岗位工作。同时,通过产业奖补、公益岗位、光伏租赁、土地流转等各项产业政策扶持,秦庭辉收入超全区人均水平,顺利退出低收入监测户。
宣传家乡,传播正能量。作为土生土长的龙胜人,石建华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在驻村工作中,他不仅致力于平野村的发展振兴,还积极宣传家乡的美景和特色文化。利用业余时间拍摄了大量的龙脊梯田的照片和视频资料,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向外界展示龙脊梯田的壮丽景色和乡村发展的变迁。
石建华的摄影作品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赞誉。他的照片荣获“中国梦.劳动美”--2024年庆“五.一”国际劳动节职工摄影作品展多个奖项,并被多平台用于龙胜对外形象宣传,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通过他的宣传和推广,龙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家乡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扎根基层,赢得民心。在驻村工作的日子里,石建华始终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移动人的初心和使命,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和衷心拥护。村民们都说:“石建华是我们平野村的贴心人,他为我们办实事、解难题,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面对村民的赞誉和组织的肯定,石建华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应该做的事情。我深知,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我将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平野村的发展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阶段,石建华将继续发挥驻村工作队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平野村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他还将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推动平野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