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人工智能手机需求进入爆发期 多家公司披露布局进展

2024年6月19日 07:27  证券时报  作 者:匡继雄

近日,人工智能手机(AI手机)板块表现强势,万得AI手机概念指数6连阳,6月11日以来累计上涨9.19%。

消息面上,6月11日,苹果公司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化智能系统Apple Intelligence,还更新了iOS和macOS等操作系统。

近日印发的《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提出,创新操作系统打造人工智能手机,到2027年,人工智能手机产量达到1亿台以上。

浙商证券(11.480, 0.11, 0.97%)表示,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海外AI厂商持续在端侧AI领域发力布局,AI大模型在端侧的垂直场景应用有望加速落地。

东方证券(8.170, 0.06, 0.74%)表示,2023年是手机端侧大模型AI落地之年,2024年将是AI手机快速发展之年,看好端侧AI渗透率的提升有望带来手机行业长期投资机会。

长期来看,AI手机出货量增长趋势较为明确,增长速度较为可期,投资潜力大。

科技巨头纷纷布局

AI手机

目前,产业界对AI手机的定义尚未统一。总体而言,AI手机应满足以下标准:一是能够在手机端侧运行大模型;二是系统级芯片中包含神经网络处理单元算力;三是满足一定性能的量化指标,如端侧AI生成图像的时间小于2秒等。

AI手机市场空间广阔,已经成为科技巨头的战略重点。高通和联发科发布的芯片为市场奠定基础。2023年10月,高通率先发布骁龙8 Gen3处理器,可以在设备上运行生成式AI模型;2024年5月,联发科发布天玑9300+以及生成式AI端侧部署的解决方案“天玑AI开发套件”。

手机AI芯片落地后,谷歌、三星、华为等诸多手机厂商均在新一代旗舰机型上搭载了不同参数的自研大模型,持续推动AI手机布局。

6月,OpenAI宣布将投资2000万美元与AIGT人工智能研究院合作,共同推进AI手机的研发项目。

恒泰证券表示,国内外众多手机品牌纷纷发布或规划AI手机,2024年AI手机元年将逐渐成为市场的共识。

市占率方面,据Canalys数据,苹果公司凭借在高端市场的优势,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AI手机出货达2700万台,占57%的市场份额;三星依托Galaxy S24系列手机,在全球位列第二;其余AI手机厂商还包括小米、OPPO、vivo和荣耀,主要型号为小米14、OPPO Find X7、vivo X100和荣耀Magic6系列等旗舰机。

多家上市公司

披露布局进展

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官微等渠道披露其布局情况。

福蓉科技(14.830, 0.04, 0.27%)(维权)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是三星、谷歌等终端客户的主力供应商。公司股价自2月低点以来最高涨超180%。

希荻微(11.860, 0.42, 3.67%)在官微透露推出业界领先的硅阳极锂离子电池专用DC-DC芯片HL7603,为AI手机等设备长续航加持。

长信科技(4.890, 0.06, 1.24%)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在超薄柔性玻璃领域技术储备充分。

思泉新材(77.800, 0.20, 0.26%)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目前已拥有人工合成石墨散热膜、人工合成石墨散热片、均热板、热管、导热垫片、导热凝胶等较为完整的导热材料产品,应用场景为手机(含AI手机)和平板等。

长盈精密(11.850, -0.10, -0.84%)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客户包括苹果、三星和OPPO等消费电子智能终端品牌。

机构扎堆看好

6只AI手机概念股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I手机概念股中,中科创达(57.500, 1.50, 2.68%)、水晶光电(16.860, 0.14, 0.84%)和南芯科技(34.730, 0.26, 0.75%)等6股获10家以上机构评级且一致预测今年净利润增速有望超30%。

中科创达机构关注度最高,获29家机构一致预测今年净利润增速达41.27%。公司拥有深厚的操作系统和端侧智能产品及技术,包括在AI PC和AI手机领域的产品和应用。中泰证券(6.020, 0.04, 0.67%)表示,公司与高通具有多年合作基础,为AI PC和AI手机提供操作系统级软件支持,核心伙伴优势凸显。

水晶光电机构关注度位居次席,获得21家机构一致预测今年净利润增速高达33.29%。公司为三星Galaxy S24和OPPO Find X7的机型供应光学零组件产品。东吴证券(6.370, 0.06, 0.95%)表示,看好公司作为光学元器件头部厂商,基于车载光电及元宇宙领域业务稳步增长。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邬贺铨:大模型下沉到手机 将激活万亿元规模手机产业
精彩专题
CES 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飞象网2023年手机评选
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