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必读 >> 正文

“人工智能+”行动,中国移动怎么干?

2024年5月28日 17:14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 (一飞/文)黑龙江数字政府的数字人,在听到用户语音提问后,1秒钟内快速查找并精准汇报结果;河北一家新能源企业,落地光伏组件质检新应用,检测效率提升5倍以上;振华重工智慧港口,纯视觉吊具偏差检测,精度10cm情况下准确率达到95%;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煤矿企业,通过机器视觉技术,节约了40%以上的巡检成本;广西电网企业,供电系统通过人口、气候变化精准判断用电高峰时段,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调配电力资源;福建宁德三都澳,碧波万顷之上,渔船在智能监管下有序航行,水下机器人全天候守护“海洋作物”成长……

人工智能(AI)像水电、移动通信一样成为我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从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的辅助手段,升级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核心能力。如何提供便捷、普适、安全、低成本的AI基础设施和服务,是当下产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

“构建技术、服务和应用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方面的巨大潜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带来了相关提案,并给出了具体措施。

事实上,将“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作为奋斗目标的中国移动,早在2013年就开启对AI的探索和实践,并始终将AI作为公司转型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回顾十余年的发展,从初涉AI领域到行业模型的积极探索,再到围绕通用大模型开展全面研究与布局,中国移动在技术、服务和应用方面进行的体系性创新已颇有成效。“当好AI的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已成为中国移动推进AI产业焕新向实、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全新定位。

大算力“点亮”新时代

算力就像电,是“点亮”AI新时代明灯的新能源。

但在目前AI发展面临的诸多痛点中,“算力限制,能力不够”的矛盾非常突出。相较于其他企业,作为央企的中国移动有着明显优势和能力予以化解,不仅有“云边端”一体化能力,而且在算力网络方面,中国移动可以进行全网调度,让智算中心和边缘节点顺畅连接,让智算无所不及。

今年4月,中国移动宣布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智算中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建成投产,智能算力规模高达6.7EFlops,目前,11个省份12大区域智算中心全面投产上线。中国移动正积极将智算建设融入其算力网“4+N+31+X”体系,布局“N+X”智算中心并构建全栈智算产品体系。

中国移动的算力网络正全面发力,助力AI发展。除智算中心外,还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IPv6+”骨干承载网,实现全球首个400G全光骨干传送网规模商用,持续深化三级低时延算力服务圈。在关键技术体系方面,突破算力路由、算力原生、全调度以太网等原创技术,牵头立项国内外标准120余个,启动了“算网大脑”全网试商用,实现日均调度次数达亿级。在产品服务体系方面,移动云稳居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构建“3+2+1”算力终端产品体系,推出东视西渲、东数西训、数据快递等20余项任务式服务样板。

大模型牵住“牛鼻子”

在AI领域,大模型通过海量的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进行训练,可以实现对各种任务的高效处理,从而赋能千行百业,成为AI体系中的核心、“牛鼻子”。

今年4月,国家网信办公布已备案大模型清单,中国移动“九天自然语言交互大模型”名列其中。这标志着中国移动九天AI大模型可正式对外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也成为同时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和“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双备案的首个央企研发的大模型。据了解,九天AI大模型行业能力增强、安全可信、支持全栈国产化,已形成90亿、139亿、570亿、千亿等多种参数量版本,可灵活部署于云、边、端不同场景。

以此为基础,中国移动实现一系列产业赋能成果——打造了面向骨干行业开放共建的“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获得多家龙头及骨干企业支持;构建了网络、客服、家庭、政务、出行、医疗、工业、综治、企业通话等数十个行业的“大模型谱系”。其中,网络大模型助力多个省份网络调参效率提升30%、性能问题工单效率提升80%以上。客服大模型已在中国移动10086在线客服场景规模化应用,是业界首个将大模型用于超大规模客服生产系统的工程化案例;海算政务大模型已在黑龙江数字政府项目落地应用,实现全省“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智能化提质增效;医疗大模型全面赋能导诊、预问诊、辅诊、会诊等医疗场景,已在北京协和医院等头部三甲医院试点应用……

大数据接入“引活水”

大模型还需要大数据进行训练,产出实效。

数据如何提取?敏感数据安全吗?面对行业痛点,中国移动发挥运营商海量数据资源禀赋及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创新构建了数联网(DSSN),旨在解决数据流通中的“不敢、不能、不会”等问题,通过构建跨行业、跨区域、跨机构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实现数据的一点接入、全网可达、广泛连接。目前,已在7家数据交易所、5个行业落地部署,为大模型提供安全合规的数据共享、数据流通和数据交易。同时,在杭州“中国数谷”建成数联网的首个枢纽节点,并完成多家企业的数联网一体机接入和落地验证。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持续提质大数据供给,在已沉淀的650PB海量数据基础上,自主清洗、精标形成超5T tokens高质量数据集,并进一步携手产业汇聚、共享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打造面向大模型的数据供给平台,提供数据清洗、精标、供给等一站式服务,输出多源异构高质量数据集72个,助力AI产业发展。

大平台派上“大用场”

模型不是直接“跑”在算力上,还需要平台来连接算力和应用,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平台工具,实现基础模型、行业模型到应用的跨越。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九天”人工智能平台,就是面向个人及行业客户提供从算力、数据、算法框架到研发工具的全栈AI服务,并面向通用智能及大小模型训推场景,实现全面升级。

现在,“九天”平台已拥有10个基础平台,支撑了机器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网络智能化等AI能力,能够提供大模型训练、微调、压缩、部署、推理、外挂知识库以及国产算力迁移等“全链路”工具。这样的“大模型工厂”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客户提供数据即可用。

此外,中国移动还牵头构建“央企AI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国资人工智能大平台”,聚焦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核心问题,通过组织央企和产学研各界开展协同攻关,共同打造人工智能领域标志性成果,加速各行业智能化转型。

目前,中国移动具备从平台、能力到规模化应用的全面产业级智能化服务能力,已经服务27大领域超300家客户的830项应用,覆盖超10亿用户,全面助力各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大生态共做“大事业”

AI发展是“大科学+大工程”的系统创新,涉及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培育等环节的贯通。在国家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的大背景下,面对AI系统创新,不仅要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还要打造广泛参与的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从而培育出一批面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示范标杆应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速AI技术突破和应用普及。

中国移动正以“智慧网络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合作平台为依托,借助产业联盟、标准开源、开放创新平台、AI竞赛等多种形式,通过“九天”平台与产业共同攻关大模型核心技术、共建先进大模型基础设施、共创行业大模型和相关标准,提升我国AI产业的生存力、竞争力和发展力。现在,“九天揽月”产业合作计划、共建共享“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建设“智慧网络”开放创新平台、成立联合工作组、布局行业权威赛事等一系列AI创新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做好“系统提升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能力”的供给者,做好“探索融通发展模式,实现基础设施共通、核心能力共用、应用服务共创”的汇聚者,做好“算、网、智、AI+应用等一体化服务”的运营者,中国移动正加速从“+AI”向“AI+”转变。从“+AI”到“AI+”,表面上看只是符号位置的调换,背后却蕴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变革,加快推进“AI+”发展,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促进生产力变革带来重要契机,对我国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编 辑:路金娣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天翼云作为国家云已经越过向智能云发展的拐点
精彩专题
CES 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飞象网2023年手机评选
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