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人工智能需求旺盛,马来西亚正崛起成为数据中心强国

2024年6月17日 14:37  爱集微  

因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的需求激增,马来西亚正崛起成为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数据中心强国。

过去几年,马来西亚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数据中心投资,包括来自谷歌、英伟达和微软等科技巨头的投资。

数据中心情报公司DC Byte的亚太区董事总经理詹姆斯·墨菲(James Murphy)称,大部分投资都集中在与新加坡接壤的新山市。

他表示:“看起来在两三年内,新山将超越新加坡,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市场,而就在两年前,它还几乎一无所有。”

DC Byte的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指数(Global Data Centre Index)将新山列为东南亚增长最快的市场。

该报告称,包括在建项目、已承诺或处于规划初期阶段的项目在内,该市的数据中心总供应量为1.6GW。数据中心容量通常以耗电量来衡量。

如果亚洲各地所有计划中的容量都上线,马来西亚也仅在日本和印度之后位列第三。日本和新加坡在现有数据中心容量方面目前在该地区领先。

需求转移

传统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存储投资的大部分都流向了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成熟市场。

然而,全球数据中心提供商EdgeConneX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疫情加速了世界的数字化转型和云应用,导致马来西亚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对云服务提供商的需求激增。

“视频流、数据存储以及通过互联网或手机进行活动的需求增加,本质上意味着数据中心的需求也将增加,”墨菲说。

人工智能服务的旺盛需求也需要专门的数据中心来容纳训练和部署人工智能模型所需的大量数据和计算能力。

虽然许多这些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将建在日本等成熟市场,但墨菲表示,新兴市场也将因其有利的特点而吸引投资。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需要大量的空间、能源和水来冷却。因此,像马来西亚这样的新兴市场,能源和土地价格便宜,相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小城市国家/地区具有优势。

新加坡的溢出效应

对数据中心友好的政策也使马来西亚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马来西亚政府在2023年启动了“绿色通道”计划,将数据中心的审批时间缩短至最短12个月,以简化电力审批流程。

然而,近年来另一个主要催化剂是新加坡的跨境政策。

虽然新加坡的人才库、商业信任和光纤连接使其成为数据中心的一个有吸引力的地区,但政府从2019年开始由于数据中心能耗和水耗规模庞大而开始限制数据中心容量的增长。

因此,多年来,许多投资和计划中的容量已从新加坡转移到邻近的新山市。

新加坡最近改变了立场,并制定了路线图,计划将数据中心容量增加300GW,前提是更多项目符合绿色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标准。这吸引了微软和谷歌等公司的投资。

然而,墨菲表示,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太小,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绿色发电,因此市场仍存在许多限制。

资源紧张

数据中心的繁荣推动了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但也引发了人们对能源和水资源需求的担忧。

马来西亚国家电力公司Tenaga Nasional Berhad称,马来西亚目前所有已安装的电力容量约为27GW。根据Kenanga投资银行研究机构的估计,到2035年,马来西亚数据中心的潜在电力需求将达到5GW的最大需求。

最近的一份报道称,官员越来越担心这种电力使用的程度。

据报道,新山市议会市长Mohd Noorazam Osman表示,鉴于该市在水电供应方面面临的挑战,数据中心投资不应损害当地资源需求。

同时,新山投资、贸易和消费者事务委员会的一名官员表示,州政府将于6月实施更多关于数据中心绿色能源使用的指导方针。

编 辑:高靖宇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邬贺铨:大模型下沉到手机 将激活万亿元规模手机产业
精彩专题
CES 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飞象网2023年手机评选
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