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ST盛屯(600711):归母净利润增长657.6%,铜业务仍具潜力

2025年3月25日 10:52  CCTIME飞象网  

3月24日晚间,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屯矿业”)披露年报,年报显示,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7.3亿元,同比增长5.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5亿元,同比增长657.63%;基本每股收益0.64元。

盛屯矿业这份年报中有诸多亮点,从财务数据上看,公司经营态势良好,盈利与造血能力稳健攀升;从经营层面上看,公司坚持国际化战略,铜业务有望继续受益于景气周期,实现进一步增长。

精细化管理方针显成效,现金流稳健增长

盛屯矿业主营业务为能源金属业务、基本金属业务、金属贸易业务及其他,即从事铜、镍、钴、锌等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及其延伸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其主要产品为阴极铜、氢氧化钴及四氧化三钴、硫酸钴、镍铁、低冰镍、高冰镍、硫酸镍、锌锭等产品。

2024年盛屯矿业能源金属业务实现营收156.91亿元,毛利率28.40%,较上年增加5.42个百分点。基本金属业务实现销售收入80.52亿元,毛利率4.13%,较上年增加3.18个百分点。此份亮眼的业绩增长得益于,盛屯矿业立足“控成本、抓细节、提质效”的指导方针,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等多项举措,公司进一步优化提质增效。

在海外生产项目方面,盛屯矿业进行了系统性规划和全方位改进提升。例如,卡隆威采冶一体化项目攻关生产细节,优化相关生产节点,通过系统水平衡控制、降低大宗物料如硫酸和石灰石等的消耗,以达到技术提升、成本费用进一步下降。

在国内生产项目上,盛屯矿业优化生产组织模式,通过流程再造和工艺改进实施精益生产管理。例如,科立鑫通过萃取工艺优化、废水回收利用、设备自动化改造等措施,综合节能降耗成效突出。

同时,管理精细化以及生产工艺优化的背后,离不开的是盛屯矿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盛屯矿业2024年研发费用为5414.41万元,较上期增加1523.94万元,同比增长39.17%。

此外,公司业绩良好、盈利能力稳健提升的直接体现是现金流的回血。盛屯矿业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63亿元,与去年同期的4.89亿元相比,增加了465.51%,这也是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回款增加所致。

在经济环境和市场行情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充裕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是盛屯矿业抵御风险的有力屏障。这为公司未来的业务拓展、项目投资、技术研发等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使公司面对加剧的市场竞争时,能够更灵活地调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

铜业务稳步扩产,拥抱铜周期新机遇

从财报中的表现来看,盛屯矿业铜产品业务表现亮眼,实现收入104.85亿元,同比增长86.80%,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该业务的毛利率达到35.23%,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63个百分点,展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024年盛屯矿业在刚果(金)铜产量合计达到年产17.55万金属吨,公司铜钴冶炼项目CCR、CCM保持稳定生产运营。兄弟矿业(BMS)5万金属吨铜冶炼项目实现满产达产,并推进3万吨铜产能扩产建设,另有2万吨铜钴产能改扩建项目已于2025年一季度立项,正在推进建设。卡隆威铜钴采冶一体化项目新建浮选厂工作推进顺利,充分利用自有矿山采出的铜矿,增加了冶炼厂对不同种类铜矿的处理能力,提质增效,自产铜已实现年产量5.65万金属吨。

一方面,盛屯矿业铜业务运营稳健,扩产与技术改造并行,未来增长动力充足。另一方面,在多重因素共振的驱动下,铜价仍有继续推升的强大驱动潜力。3月20日,作为国际指标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3个月期货一度上涨至10046.5美元,2025年初以来的涨幅达到了13%。

2025年2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美国商务部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对铜进口是否威胁国家安全展开调查。高盛和花旗预测,美国可能在2025年底前对所有进口铜征收25%关税,这一政策窗口期促使贸易商加速向美国运铜以规避潜在成本。

需求侧随着传统需求的稳定和新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仍需要大量的铜。在宏观层面的催化叠加供给增量受限的情况下,铜价仍有继续推升的强大潜力,为盛屯矿业的业绩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算力筑基、 AI 启智,共迎数智化新纪元
精彩专题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