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终端 >> 正文

手表加装摄像头 苹果的AI可穿戴野心

2025年3月25日 07:19  北京商报  

据外媒报道,苹果正在研发带摄像头的Apple Watch,并将其打造成AI功能入口,支持包括Apple Intelligence在内的人工智能服务,计划于2027年推出。

据了解,标准版手表摄像头将内置于显示屏内,Ultra版则位于侧面。此举将显著增强可穿戴设备的AI能力,与同步开发的带摄像头AirPods一起,成为苹果AI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2027年,苹果希望通过其自主开发的模型为Visual Intelligence等功能提供支持,这恰好是公司计划发布新Apple Watch和AirPods的时间。

根据彭博社记者Mark Gurman的报道,苹果正在研发配备摄像头的Apple Watch新版本。这些设备可能还需要几代产品才能上市,但已在苹果的产品路线图上。

苹果计划为标准Series手表和Ultra型号都添加摄像头。当前的设想是将摄像头放在Series版本的显示屏内部,类似于iPhone的前置镜头。而Ultra将采用不同方法,摄像头镜头将位于手表侧面靠近表冠和按钮的位置。

通过增加摄像头功能,Apple Watch将能够“看到外部世界并使用AI提供相关信息”,提供视频通话、拍照记录和视觉AI分析等功能。

去年10月,随iOS 18.1更新一同发布的Apple Intelligence,提供了视觉搜索工具,可以帮助识别周围的物体和地点,并显示任何相关信息。

过去几年,市场上已涌现出多款AI可穿戴设备。这些设备的核心理念是利用内置摄像头和麦克风支持人工智能,为用户提供周围的环境信息。

苹果去年推出iPhone 16时,已经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其新的Visual Intelligence功能与Camera Control界面相关联,利用AI帮助用户了解周围世界。

该功能目前仅适用于iPhone 16,但将在下个月发布的iOS 18.4中得到扩展,届时iPhone 15 Pro用户也能使用此功能。

另外,手表不是苹果唯一计划添加摄像头的可穿戴设备。Gurman在去年12月曾报道称,苹果正在研发为未来的AirPods添加红外摄像头。红外摄像头可以用于多种方式,包括检测空中手势、与Apple Vision Pro等设备配合增强空间音频等。

据Gurman报道,到2027年,苹果希望通过其自主开发的模型为Visual Intelligence等功能提供支持,这恰好是公司计划发布新Apple Watch和AirPods的时间。

这表明,公司正积极布局AI硬件生态系统,将可穿戴设备打造成人工智能服务的入口,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交互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近期还遭遇了另外一起官司。日前,一家名为克拉克森律所的机构代表消费者在美国加州圣何塞地区法院对苹果公司发起集体诉讼,指控该公司存在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和过失性虚假陈述:“夸大了人工智能的能力,导致消费者相信他们购买的设备具有实际上不存在或被严重误述的功能。”

投诉称,苹果公司欺骗了用户关于其iPhone 16的AI功能,诱使人们购买他们本可能会放弃的手机而不是选择其竞争产品。

据悉,诉讼文件显示,苹果自去年夏天起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投放广告,重点展示了具备“革命性AI能力”的升级版Siri语音助手。

而苹果公司在今年3月7日确认推迟语音助手Siri对话式版本的发布时间,“我们一直在努力打造更具个性化的Siri,而实现新功能所需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长,预计将在明年推出”。

上述报道援引商业内幕网21日分析称,这起集体诉讼是苹果人工智能发展路上遭遇的最新挑战,引发了人们对其迄今所做举措的批评以及对未来前景的质疑。考虑到美国其他科技巨头都推出了类似的人工智能助手,苹果已“无处可藏”。

英国科技新闻网站TheRegister关注到,近期苹果调整了负责人工智能业务的高管,这似乎说明苹果公司内部也对自家的Apple Intelligence产生了怀疑。业界分析师本尼迪克特发文称,iPhone多年来一直停滞不前,唯一的增长来自服务——“这对现金流不错,但主要是榨取现有客户群,而不是创造新的东西”。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算力筑基、 AI 启智,共迎数智化新纪元
精彩专题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