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Check Point 公司发布《2025 年安全报告》显示,随着网络威胁生态系统日渐成熟,网络攻击次数骤增 44%

2025年1月21日 14:00  CCTIME飞象网  

这份第 13 期年度报告基于来自 170 个国家(地区)的数据,着重分析了网络战争的变化,介绍了勒索软件的肆虐情况,并向首席信息安全官给出了建议。

2025年1月 –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先驱者和全球领导者 Check Point 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HKP)今日发布了其年度报告《2025 年全球网络安全现状》,揭示全球网络攻击次数同比骤增 44%。该报告不仅揭示了新的网络趋势和新型攻击手段,而且还为首席信息安全官提供了如何应对这一持续变化形势的实用指南。

Check Point 软件技术公司研究副总裁 Maya Horowitz 表示:“2025 年的网络安全防护不仅仅要保护网络,还要维护用户对我们的系统和企业的信任。《2025 年全球网络安全现状》报告揭示了威胁的快速演变,并强调了在面对持续存在的复杂攻击时确保弹性的必要性。”

2024 年,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AI) 在网络攻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攻击者使用 GenAI 来加速网络攻击、窃取钱财和左右公众舆论,从散布乌有信息到制作深度伪造视频,无恶不作。与此同时,信息窃取程序攻击激增 58%,这表明网络生态系统日渐成熟。此外,随着攻击者越来越多地通过自带设备 (BYOD) 环境入侵企业资源,个人设备在受感染设备中占比超过 70%

2025 年报告的主要调查结果包括:

● 勒索软件不断演变:数据泄露和勒索超过基于加密的攻击成为了主要的勒索软件攻击方式,此类攻击不仅易于实施,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非法所得。医疗行业成为了第二大攻击目标,所遇攻击次数同比增长 47%。

● 边缘设备屡遭利用:受感染的路由器、VPN 及其他边缘设备是攻击者的关键切入点。超过 200,000 台设备已被 Raptor Train 等超大型攻击者运营的高级僵尸网络控制。

● 已发现的漏洞被视而不见:2024 年,96% 的漏洞利用攻击利用了去年披露的漏洞,这凸显了主动管理补丁的重要性。

● 目标行业:教育行业连续第五年成为了首要攻击目标,所遇攻击次数同比增长 75%

给首席信息安全官的建议:

1. 增强自带设备安全防护:实施严格策略并部署端点保护,以降低访问企业资源的个人设备带来的安全风险。

2. 投资威胁情报:利用 AI 工具来监控并防范乌有信息攻击和新兴威胁。

3. 加强补丁管理:主动解决已知漏洞,以降低遭受大范围漏洞利用攻击的可能性。

4. 确保边缘设备安全:针对路由器、VPN 及物联网设备实施强有力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其成为攻击的“中转站”。

5. 提升应变能力:制定全面的事件响应计划并实施持续监控,以随时应对持续的威胁。

关于 Check Point 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Check Point 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www.checkpoint.com) 是一家领先的云端 AI 网络安全平台提供商,为全球超过 10 万家用户提供安全保护。Check Point 利用强大的 AI 技术通过 Infinity 平台提高了网络安全防护效率和准确性,凭借业界领先的捕获率实现了主动式威胁预测和更智能、更快速的响应。该综合型平台集多项云端技术于一身,包括确保工作空间安全的 Check Point Harmony、确保云安全的 Check Point CloudGuard、确保网络安全的 Check Point Quantum,以及支持协同式安全运维和服务的 Check Point Infinity Core Services。

关于 Check Point Research

Check Point Research 能够为 Check Point Software 客户以及整个情报界提供领先的网络威胁情报。Check Point 研究团队负责收集和分析 ThreatCloud 存储的全球网络攻击数据,以便在防范黑客的同时,确保所有 Check Point 产品都享有最新保护措施。此外,该团队由 100 多名分析师和研究人员组成,能够与其他安全厂商、执法机关及各个计算机安全应急响应组展开合作。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信通院汤立波:“5G+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精彩专题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
2024年度中国光电缆优质供应商评选活动
2024全球6G发展大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