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鸿鹄实验室:筑牢TCL实业技术底座,引领智慧生活新未来

2024年8月21日 13:41  CCTIME飞象网  

在上世纪70年代,NASA实验室见证了一段科技奇迹的诞生。为了应对太空中的极端环境,航空工程师弗兰克·鲁迪(Frank Rudy)投入了无数心血,研发出一种革命性的发泡材料。这种材料以其独特的轻质、高弹性和耐压特性,为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保护。

后来,这项尖端技术被一家运动品牌发现,将其巧妙地融入到跑鞋设计中。通过这项创新,跑鞋不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舒适度和缓震性能,还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运动鞋的认知,这项技术迅速成为该品牌的标志性科技。从太空到日常生活,这段科技奇迹不仅保护了宇航员,也为无数跑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运动体验。

这个故事,像是一段尖端技术的旅行记录,让我们见证了科技如何从遥不可及的太空,一步步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个例子不过是科技与生活深度融合的冰山一角,当下智能家居、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尖端科技,正逐渐渗透至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万千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惊喜。

为致力于将尖端科技带入万千终端用户的日常生活,作为智能终端领域的领军企业,TCL实业于2019年成立了鸿鹄实验室,旨在打造现代化的研发管理体系,成为创新、研究和平台开发的核心主体,以构筑面向未来的技术和研发能力。近日,TCL实业通过最新发布的鸿鹄实验室宣传片,向公众揭密了其在创新研发、技术探索和实际应用落地等方面保持领先的“幕后功臣”。

作为TCL实业智能化的“发动机”,鸿鹄实验室构建了家电智能化平台,涵盖连接、交互、服务等多个方面,通过用户数据驱动内容服务、推荐和分发机制,持续探索AI应用服务,从而提升产品体验和企业服务效率。同时,鸿鹄实验室还扮演着创新和技术平台的“孵化器”角色,专注于TCL实业创新业务所需关键技术方向的预研及培育,稳筑技术生态,打造行业技术标准护城河,加速培育业务垂直领域实验室的孵化和成长。鸿鹄实验室在研发战略顶层设计中以“领航者”之姿,构建了高效协同的研发管理体系,组织了一支以商业成功为目标导向的研发精英团队,为TCL实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产品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战略保障。

目前,鸿鹄实验室汇聚了400余名行业精英,在深圳、上海、华沙、宁波等十大技术中心的协同作用下,通过统一的技术协议和云平台,将TCL所有产品接入网络。这不仅有效、合规地整合了产品数据,还加速了TCL产品的数字化转型,极大地丰富和便利了用户服务体验。同时,通过深度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领域,鸿鹄实验室持续引领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为TCL业务通用技术能力的沉淀和平台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后盾。

在人工智能领域,鸿鹄实验室打造了一系列智能化生活的全场景服务平台。从语音搜索中控产品到声音指向(DoV)技术,再到AI空调节能创新,鸿鹄实验室不断将智能科技融入产品之中,为用户带来了沉浸式的智能生活体验。此外,在自研AIGC工程服务平台上,鸿鹄实验室通过深入挖掘大模型技术的潜力,助力TCL实业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大模型算法备案的家电企业。

在物联网领域,鸿鹄实验室凭借全球云平台和自研TCL Link协议,成功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物联网生态系统。目前,这一系统已支持超过4000万智能设备,覆盖100多个品类,服务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余万用户。得益于在家电智能生态方面的建树,TCL实业成为全球首批获得Matter家电产品认证的企业之一。

在云计算与大数据领域,鸿鹄实验室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优势,支持千万级设备接入,具备百万级并发处理能力,为全球用户提供了高性能、可扩展、安全合规的产品服务。鸿鹄实验室还积极与国内大多数厂商进行生态互通,确保用户在不同设备以及不同厂家之间无缝切换。同时,借助数据中台的优势,鸿鹄实验室为企业决策、产品创新及用户体验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展现了数字新基建的无限潜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化战略布局中,鸿鹄实验室高度重视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并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安全团队,对每次上线功能进行严格的安全审查,确保用户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以及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外,在国际标准研究领域,鸿鹄实验室助力TCL联合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推进3GPP、IEEE、JVET等国内外行业权威标准制定,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格局。

面向未来,鸿鹄实验室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前瞻性思维引领TCL实业技术研发方向,不断探索新产品、新业务,推动智能科技领域边界不断拓展。TCL实业也将以鸿鹄实验室为技术引擎,持续为全球用户带来卓越的智能化产品,以领先科技智造未来生活。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邵广禄:面向AI大模型的智算集群及网络的实践和展望
精彩专题
CES 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飞象网2023年手机评选
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