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4日开幕:引领风向,打造AI全球治理“议事厅”

2024年6月21日 07:06  文汇报  作 者:张懿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资料图)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将于两周之后在上海举行。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将有超过1000位全球行业领军人物到会,相关展览的面积、参展企业、首发产品等均将创出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会将进一步强化对人工智能(AI)全球治理及国际合作的关注和投入,同期将召开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邀请各国政府和产学研代表出席,共同打造该领域全球治理的"议事厅",进一步凸显AI向善、国际合作、共治共享的价值导向。

大咖名企云集,首发首秀众多

作为中国和全球AI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顶级平台和风向标,上海已连续成功举办6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据副市长陈杰介绍,本届大会由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网信办、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将于7月4日开幕,论坛延续至6日,展览则在7日落幕。

今年的大会围绕"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主题,将打造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评奖赛事、智能体验4个板块。其中,论坛将按"1+3+10+X"架构,呈现1场开幕式和全体会议、3场主论坛(全球治理、产业发展、科学前沿)、10场主题论坛、若干场行业论坛,涵盖AI伦理治理、大模型、具身智能、投融资、教育人才等热点话题。与会嘉宾将包括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0位全球领军人物,其中至少有9位图灵奖、菲尔兹奖、诺贝尔奖得主和88位国内外院士。

今年的展览面积将超过5.2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过500家,均创历史之最。展览将重点展示大模型、算力、机器人、自动驾驶等一批"AI+"创新应用成果,1500项展品中,首发数量为史上最多。现场将展出45款智能机器人,其中人形机器人24款。百度、阿里、讯飞、MiniMax、智谱AI、阶跃星辰等国内大模型头部企业和新锐都将携新技术、新产品亮相。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一直都通过"三赛三奖"引领技术风向。今年的"SAIL奖"共收到海内外参评项目200多个,国际申报比例创新高;青年论文奖征集到论文159篇;重点遴选AI青年才俊的"云帆奖",以及全球应用算法模型典范大赛、青少年AI创新大赛、浦源大模型挑战赛等,也将共同助力打造高水平AI人才生态。

历年大会都突出观众体验,今年也不例外。围绕人形机器人、虚实融合、自动驾驶、无人机、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将为观众奉上一场智能科技盛宴。

搭建全球"议事厅",让AI趋利避害

打造AI全球治理"议事厅",助力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AI治理机制,这是今年大会新增的重要议程和主题。据外交部孙晓波司长介绍,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红利和风险正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面对AI全球治理这一重大课题,亟需通过对话与合作凝聚共识,趋利避害、管控风险,推动AI向善。

孙晓波表示,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3方面系统阐述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方案,就各方普遍关切的问题提出建设性解决思路,为相关国际讨论和规则制定提供蓝本,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关于AI全球治理,中国主张坚持广泛参与、协商一致原则,在充分尊重各国政策和实践差异性的基础上,推动多利益攸关方积极参与,形成广泛国际共识。这就是举办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的总体背景。

据介绍,对于AI治理和全球合作,大会一方面将搭建开放包容、平等参与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邀请各国政府及产学研代表参加;另一方面,将聚焦AI发展、安全和治理问题,通过各方各界全面深入讨论,防范AI潜在风险,充分挖掘机遇,推动AI赋能各国经济社会发展。

孙晓波透露,今年1月,李强总理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广邀各国嘉宾出席本届大会。截至目前,已确认将有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代表、相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他们将在相关论坛上阐述政策主张。中方将继续展现大国责任和担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积极参与AI全球治理进程,推动AI健康、安全、有序发展。

"上海方案"全部落地,AI产业规模全国居前

除了会、展、赛、用4个经典板块之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力图在场内场外集中呈现产业亮点、集聚发展资源。昨天的发布会也透露了上海人工智能高地建设的最新进展。

据介绍,当前,首轮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各项任务已全部落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产品应用、创新人才培育,上海全面推动新技术、新产品赋能百行千业,形成从软件模型到智能终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创新的全产业链布局。

目前,全市AI领域的规上企业已从2018年的183家增长到去年的348家,产业规模从1340亿元增长到超过3800亿元,居全国前列。在大模型领域,上海有34款大模型完成备案,率先建设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打造5个专业服务平台;在人形机器人方面,依托相关共性技术创新中心,上海正在攻关软硬件关键环节,推动开源社区发展,建设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集聚上下游关键零部件企业。

在产业生态营造方面,上海的核心思路就是以产业基金带动投资,持续集聚创新人才。目前,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累计募资31亿元,母基金部分投资红杉、奇绩创坛等12支子基金,撬动投资规模572亿元。在多层次人才梯队建设上,一批顶级专家和青年英才来沪发展,上海AI人才总体规模达25万人,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

在AI治理方面,上海持续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出台国内首部人工智能省级地方性法规《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持续探索构建体系化治理框架,努力培育人工智能高水平"上海标准"。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邬贺铨:大模型下沉到手机 将激活万亿元规模手机产业
精彩专题
CES 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飞象网2023年手机评选
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