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资讯 >> 正文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AI+”行动弥合数智新鸿沟 “AI+”治理共促可持续发展

2024年5月31日 08:41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 (一飞/文) 5月30日,2024年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出席大会并作题为《“AI+”行动弥合数智新鸿沟 “AI+”治理共促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

何飚表示,人工智能作为革命性的新兴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也为消除发展不平衡、增进人类共同福祉带来了新的契机。对此,他从三个层面作了交流分享。

拥抱数智化时代,积极赋能可持续发展。

何飚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算力成为新基础能源,人工智能成为新生产工具。在这个由数据、算力和人工智能共同塑造的数智化时代,AI不仅是全球最关切的、蕴含无限可能的主流科技前沿,更从一种局部性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的辅助手段,升级为全面性使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核心能力,“+AI”向“AI+”的转变加速到来,引发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人类第四次科技革命——“数智化革命”。中国移动深刻认识到,AI技术将长时间、全方位、全过程地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创造美好生活、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同时,在AI释放澎湃动力、造福人类的过程中,也面临“三个鸿沟”的全新挑战,制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数据鸿沟,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拥有的数据规模和质量差异较大,采集、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各不相同,数据的流通、交互、共享仍面临阻碍,AI训练所需的高质量数据供给不足。二是算力鸿沟,不同地区、不同组织拥有的算力资源差距较大,高性能计算资源获取成本高、能源消耗大、分布不均衡,算力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AI催生的庞大算力需求难以高效匹配。三是智能鸿沟,不同群体、不同代际对AI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掌握和使用AI技术的能力参差不齐,AI产品和工具的推广普及尚不充分,AI加剧全球不平等现象日趋显现。何飚提出,AI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三个鸿沟”的消除,呼唤全球采取更积极、更有效、更协调的统一行动,加快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公平安全解决算法歧视、数据泄露、设施隐患、技术滥用等风险问题,促进全球AI健康有序发展。

实施“AI+”行动,积极贡献数智力量。

何飚表示,面向数智化时代的新机遇、新挑战,中国移动以更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全新升级战略定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将AI作为公司战略发展的关键方向,开展公司级的“AI+”行动计划,不断推动AI技术与信息服务的深度融合创新,持续强化数据、算力、智能三方面能力建设和应用普及,着力弥合“AI+”的“三个鸿沟”,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一是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服务,促进数据要素价值转化。中国移动积极推动数据安全可信地流通交易和高水平开发利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能。打造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成基于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数联网,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赖的数据流通环境,开创了“一点接入、全网可达、广泛连接、安全可信”的数据流通新模式。打造大数据开放平台。基于中国移动海量数据资源优势,构建“梧桐”大数据分布式协同计算平台,提供大数据应用开发环境,促进内外部数据融通共享,提升跨领域、融合场景的决策支撑效率。打造大数据应用服务。面向政务、金融、交通等8大重点行业,持续优化完善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在城市规划、人口普查、电诈治理等领域取得积极成效。二是构建“泛在融合”的算力网络,促进算力服务高效供给。中国移动创新提出“算力网络”理念,积极推动算力成为像水电一样、可“一点接入、即取即用、按需调度”的社会级服务。建成算网基础设施体系。持续完善通算、智算融合的资源布局,打造大规模智算集群,推进多主体、多类型算力并网,商用首条400G全光骨干网,持续深化三级低时延算力服务圈。建成算网关键技术体系。突破算力路由、算力原生、全调度以太网等原创技术,自主研发业界首个算网大脑,实现算网资源统一编排调度,支撑算网供需精准匹配。建成算网产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移动云业务,体系化打造“算龙头”,推出东数西算、中训边推、数据快递等新型算网应用,推广云手机、云电脑、算力主机等算力终端产品,面向全社会提供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算力供给。三是构建“通专结合”的应用体系,促进AI技术普惠服务。中国移动探索体系化人工智能发展模式,积极推动更易用、更实用的AI应用走进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推进AI大模型建设。自主研发“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推出客服、政务、医疗、工业等行业大模型,提供深度融合行业知识、精准适配行业场景的专业化智能服务。推进AI能力共享。沉淀汇聚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数百项AI能力,面向产业伙伴、科技企业、高校院所等十余万开发者开放共享,降低AI技术的应用创新门槛,助力AI技术能力普及。推进AI应用普及。围绕生产、生活、治理数智化转型需要,构建标准化、场景化的“AI+DICT ”行业应用,落地超百项AI应用标杆项目,推动视频彩铃、5G新通话等产品“AI+”重塑,打造简单易用的“AI+产品”,高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下一步,中国移动将致力于“满足AI发展所需、发展社会所需AI”,持续发力“两个新型”,进一步释放AI赋能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红利。一方面,构建“一体内生”的新型基础设施,打造下一代集约高效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深化“多元泛在、智能敏捷、丰富易用、安全可信、绿色低碳”的算网“ULTRA”新特性,推动通感算一体、智慧内生等网络能力的加速演进,强化AI发展所需的数据、算力、网络资源供给。另一方面,创新“智能原生”的新型信息服务,持续夯实基座大模型,构建面向多场景、复杂任务的行业级大模型,打造融合内容生成、视觉识别等功能的AI产品,培育比特数智人、人形机器人等新业态,加快推动信息服务模式的数智化重塑。

深化“AI+”治理,携手共谱崭新篇章。

何飚指出,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将积极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贯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及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何飚提出五点倡议:一是加强国际合作。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探索成立多方参与的AI领域常态化组织机构,汇聚全球资源、引导全球合作,共同推动AI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现知识和技术的互补。二是注重伦理规范。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建立并完善AI伦理准则规范,明确AI相关主体的责任和权力边界,强化AI伦理审查和监管,确保AI技术发展符合人类价值观,避免技术滥用带来的风险。三是培养创新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构建科学的AI教育、培训和认证体系,激发每位个体的创新活力,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技术领导者,畅通AI人才跨地区、跨行业流动渠道,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四是推动普惠应用。坚持“智能向善”的宗旨,在AI数据获取、算法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发与应用过程中,充分考虑语言和文化多样性,为所有人提供包容性接入,使AI技术惠及更广泛的区域和人群。五是强化安全保障。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的原则,建立完善的AI安全治理体系,加强AI研发和应用全生命周期安全治理,创新基于AI技术的安全应用,保障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提供可信的AI技术应用。

何飚表示,中国移动愿在ITU的领导下,携手全球产业伙伴,共同弥合AI普及的数智鸿沟,推动AI技术普惠应用与社会进步,汇聚全球发展合力;共同完善AI安全治理体系,健全政策法规和安全标准,凝聚全球治理共识,推动实现AI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编 辑:霏雯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天翼云作为国家云已经越过向智能云发展的拐点
精彩专题
CES 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飞象网2023年手机评选
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