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人物专访 >> 正文

亚信科技欧阳晔:架起通用模型到行业应用的桥梁

2024年5月28日 11:41  CCTIME飞象网  作 者:高靖宇

飞象网讯(高靖宇/文)今年以来,AI大模型不仅进驻到手机和PC,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好帮手”。同时,各种行业大模型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展现出“AI赋能千行百业”的潜力。

面对行业大模型的百花齐放,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有效将大模型技术融入各行各业的实际应用,助力生产力革新和产业升级,成为业界越来越关注的核心问题。

5月16日,亚信科技发布“渊思”行业大模型产品,包括:1个通用人工智能与认知增强平台TAC MaaS、3款行业大模型、8大认知增强工具。会后,亚信科技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IEEE Fellow欧阳晔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不做通用大模型,而是聚焦行业,做专属大模型,这是基于亚信科技在通信行业多年来沉淀与积累,通过大小模型的协同,推动大模型技术在更多行业实现创新应用。”

架起通用模型到行业应用的桥梁

通用大模型虽然在很多场景下表现优秀,但由于其广泛的适用性和泛化性,导致它缺乏特定行业领域的深度知识,容易产生很大的幻觉或偏差,给出的答案并不能很好地支撑行业应用。

如果说通用大模型是一个“百事通”,那么行业大模型则是某个领域的“高手”,当你在某个特定领域需要专业建议或解答时,行业大模型会是更好的选择。换言之,通用大模型是“全能但不一定精通”,而行业大模型则是“专而精”。

“亚信科技要做的正是在通用模型和行业应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此,欧阳晔博士特别举了一个例子,他提到“任何一个中立的AIGC的大模型,回答“第五代移动通信的网络如何优化”这样一个问题,它能给你一篇文章出来。但是结合运营商在金融街附近的室内微蜂窝的基站总是切换失败,总是打电话掉线,即便把过去30天的网络数据丢到ChatGPT里面,它是搞不定的。但是,我们的专属模型就能把这件事情搞定。结合通用的知识,比如说网络优化3GPP、国际电信联盟的协议,这些公开的资料可以喂养到我们的自智网络模型里面,然后将过去30天室内微蜂窝基站的性能数据导到模型里面,用大数据学习出来,然后就会得出结论,这个区域基站在切换边界上有一些交叠,可能需要把它的天线倾角要各自对内调15度,对外调20度。这种问题就需要专属模型才能做出来。

“这就是通用大模型和专属模型之间最大的区别,因为无论是任何一个通用模型,三方的、开源的、闭源的,你真正要到行业里面落地,最后是要解决问题的。所以,亚信科技针对大模型行业应用的难题,希望架起一座桥梁,发挥倍增效应。”欧阳晔博士表示。

构建“全栈AI”能力架构 赋能千行百业

大模型到行业落地,需要具备一些条件和能力,既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又要能全面理解企业业务场景和便于部署,同时还要兼具安全且让业务人员易于上手。

为此,亚信科技聚焦“平台、模型、工具”三个层面,建立面向行业认知增强的XGPT产品体系,形成了渊思1-3-8的产品架构——即1个通用人工智能与认知增强平台TAC MaaS、3个行业大模型和8个认知增强工具。

亚信科技全力打造的智能化MaaS底座和“一站式”企业级AI平台,提供全栈AI技术、开箱即用的MaaS(Model as a Service,模型即服务)服务,有效弥合通用大模型与行业应用的鸿沟,解决AI开发和服务过程中的竖井式运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3个行业大模型,包括面向软件工程领域的“渊思编程大模型”,支撑行业专属场景的代码生成注释、代码总结、单元测试生成等10余项编程任务,在各种行业编程任务中表现优异,助力提升程序员工作的准确率和工作效能;面向网络智能化领域的“渊思自智网络大模型”,支撑网络状态实时分析、网络故障识别、网络投诉处理等网络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能力,助力通信网络向高阶自智演进,是自智网络等级提升的“催化剂与加速器”;面向IT运维领域的“渊思智能运维大模型”,提供客户投诉处理、运维工单处理、运维知识问答、运维决策执行等全方位智能运维服务,加速IT运维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基于这三个大模型,亚信科技继续打造八个认知增强工具:渊思慧见-业务智办副驾(ChatCRM)、渊思慧见-自智网络副驾(AN CoPilot)、渊思慧见-商业智能增强分析工具产品(ChatBI)、渊思慧见-知识对话机器人(ChatBots)、渊思慧见-图灵程序员(TuringCoder)、渊思慧见-智能运维副驾(Ops CoPilot)、渊思慧见-任务编排自动化工具(RPATaskGPT)和渊思慧见-数据管治副驾(DMG CoPilot),这些工具能够平滑接入存量或是增量通信软件基础设施的生产系统中,解决大模型在行业应用中“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问题。

欧阳晔指出,渊思产品体系发布的所有软件和工具,自2023年Q3开始已经在内部开启“先行先试”,用于提升内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通过AI原生、大模型,以及泛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力,亚信科技还将打造一些新型的通信和垂直领域的专属模型和应用工具集。

他透露,今年下半年还会发布3个行业大模型,除了运营商客户,还将面向其他的垂直行业,比如能源行业,交通行业,甚至邮政行业的专属模型也会逐渐落地。目前,渊思大模型行已在70+企业得到部署和应用。“所有这些基础模型以及上面第一阶段发布的八个能力工具集,全部都是在行业的专属云里面进行布局,不会有任何的安全问题。”

编 辑:高靖宇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李慧镝:积极推进算力网络AI注智赋能,推动实现自智网络“三零三自”愿景
精彩专题
CES 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飞象网2023年手机评选
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