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人形机器人挑战“半马” 冠军靠什么赢得比赛?

2025年4月21日 07:10  央视  

19日上午,2025亦庄半马暨人形机器人(半马鸣枪开跑,来自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地的人形机器人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上演“人机共跑”。本次比赛,20支参赛队同场竞技,但机器人高矮胖瘦不同,造型并不统一,比赛成绩怎样计算才公平?获得冠军的人形机器人又是靠什么技能优势赢得的比赛?

眼下,人形机器人赛道正在加速“起跑”,人形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服务消费机器人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当人形机器人遇上马拉松,又将为整个产业打开怎样的新局面?

比赛地形多样 选手造型各异

成绩如何计算?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路线,起点设在北京南海子公园南门,终点设在国家信创园。比赛全程约21公里,这意味着,采用双足步态的人形机器人要完成约25万次精密关节运动。当然,这种运动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这条路线上共设有6个左转道与8个右转道,转弯角度至少有90°。而且,由于赛道就是位于北京经开区的公开道路上,所以跑道既包括平坦柏油路、坑洼裂缝路,又有长缓坡、短陡坡路段,以及石板路、草地、石子路等区域,这就需要机器人具备精准的路径规划和灵活的转向能力。

而从外形来看,这次人形机器人选手的长相也是五花八门,比如有身高1.8米左右的天工“Ultra”,也有身高只有75cm的“0306”小巨人机器人。有的穿了鞋,有的戴了帽子,人形机器人的造型并不统一,而且中途可能还出现换电池补给的情况,那么比赛成绩又该怎么计算?冠军机器人又是依靠怎样的技术优势赢得比赛的?

机器人最容易坏的其实是脚踝,因为它们在奔跑过程中,需要反复地、高强度地去跺地,一定会对脚踝以及相应的连杆造成冲击,因为人类跑步的时候,有一个脚掌先触地的过程,相对节能,如果说采用学习人类跑步的方式,一定会对它的脚底板产生磨损,所以很多研发人员会在这里贴心地给它们更换鞋垫或者穿上跑鞋。

组委会也在不断地优化比赛,特别是换电规则,最终确定,所有的参赛队伍,不管是在补给站还是在其他地方更换电池,都是换电不停表,换电所用时间正常纳入比赛时长,但是更换机器人会面临10分钟及以上的罚时,具体要看更换的次数来进行叠加。最终成绩是由完整的计时和罚时两者相加得出的。

本次比赛的奖项设置也更加多样,很多机器人不只是以奔跑的形式,可能有的是优雅地走着。因为在比赛中,除了完赛奖,还设置了最佳步态奖、最佳耐力奖等等奖项。只要在4小时10分钟的关门时间内完成比赛,就能够获得。

总台记者张河运:比赛进行到2小时38分钟,排在第一位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冲向终点。这一次比赛成绩是要通过计时和罚时的总和,这次天工人形机器人全程更换了3次电,没有更换机器人。它和人类一样全身拥有大大小小的关节,电机、减速器、编码器这些基本的构件相互配合,也决定着关节输出的力量大小以及运动控制的精度。天工人形机器人是这一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冠军。

天工人形机器人算法工程师 赵文:非常兴奋和激动,能够顺利完成这一次人型机器人的半程马拉松。这次的成绩其实非常好,比我们之前的训练赛都要好,创造了机器人的个人最好成绩。接下来做一些技术上的优化,同时我们的人员配合也会更加紧密一些,这样在比赛的时候也会更加顺利。

人形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

有何本质区别?

虽然此次比赛的人形机器人高矮胖瘦并不一样,但是他们背后主要依赖三大核心组件是一致的,那就是“大脑”“小脑”与本体。“大脑”主要负责高层决策以及智能信息处理;“小脑”专注于运动控制;本体则作为机器人的物理载体,承担具体的运动任务。

眼下,人形机器人赛道正在加速“起跑”,而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4%和55.4%,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正在助力制造业加快升级步伐。那么,人形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服务消费机器人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刘兴亮:人形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在形态、控制的复杂性和应用场景等方面都存在本质区别。

首先是形态与结构。人形机器人要模拟人类的外观,具备了头、手、脚等结构,目的是适应人类环境并进行自然交互。传统工业机器人通常为机械臂或者是固定结构,专注于一些特定任务,比如焊接、搬运等等。服务机器人的形态多样,设计侧重于完成特定的服务功能,比如清洁、配送等。

其次是运动与控制的复杂性。人形机器人需要实现类似于人类的运动控制,包括平衡、步态规划等。控制系统相对复杂。传统工业机器人通常在预设轨迹上运行,控制系统相对简单。服务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的复杂性介于人形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之间,视具体应用而定。

最后是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适用于需要人机协作的复杂环境,比如家庭服务、医疗辅助等。传统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线执行重复性高的任务。服务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于商业、医疗、家庭等领域,提供特定服务。

人形机器人全球首“跑”

跑出哪些新局面?

在比赛直播的过程中,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观众的反应:当人形机器人经过时,奔忙的“外卖小哥”停下脚步、母亲抱起孩子、年轻人点开手机,大家不愿错过这场比赛的每个镜头。马拉松,象征着人类对自我超越的不竭挑战,那么,这场人形机器人的全球首“跑”,又将给整个产业打开哪些新局面?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刘兴亮:人形机器人参与马拉松赛事不仅是技术展示,更对产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第一是技术验证与推动。马拉松对机器人在超时间运行、复杂地形适应等方面提出了挑战,有助于验证并推动关键技术的发展,比如高效电极、柔性关节等。

第二是标准制定与产业规范。赛事提供了统一的测试平台,有助于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产品性能评价体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第三是应用场景的拓展。通过马拉松等机械测试,可以验证人形机器人在灾害救援、巡检、陪护等实际场景中的可行性,拓展应用领域。

第四是公众认知与市场培育。通过马拉松这样的赛事可以吸引公众关注,提高人们对人形机器人的认知度,培育潜在市场的需求,推动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第五是产业生态的构建。赛事可以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人形机器人参与马拉松赛事,不仅展示了技术实力,更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开启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编 辑:高靖宇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高通徐晧:利用6G和AI重塑移动连接的未来
精彩视频
飞象趣谈第二十四期!全球首款二维半导体芯片“无极”,像保鲜膜一样薄的未来科技!
专家谈|中国信通院果敢:生成式AI发展为人工智能终端注入创新动力
全球6G大会|高通展示三大6G原型系统 更好服务智能时代
6G技术新突破!6G全息超表面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样机发布
精彩专题
通信产业2024年业绩盘点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