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成都峰会开幕。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解决方案负责人王麒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全力拥抱大模型时代新机遇》,全面介绍了腾讯在大模型技术、应用与落地方面的最新进展。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解决方案负责人王麒】
王麒强调,作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平台,腾讯始终坚持“核心技术自研+拥抱先进开源”的多模型战略,围绕底层算力、基础大模型、模型开发平台与智能应用进行全方位布局,通过为用户提供丰富且易用的AI产品,加速大模型在各行各业的落地,助力企业实现创新增长。
为满足企业构建AI应用的迫切需求,腾讯云已搭建起全链路AI原生服务体系。比如,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能够为用户提供灵活的原子能力和多样化的应用开发模式,助力企业自建高效的知识管理体系。其内置的RAG技术方案显著降低了模型幻觉,广泛适用于问答系统、文档生成和智能助手等自然语言处理场景。
在模型工具层,腾讯云TI平台也能为开发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从数据获取、处理、模型训练到评估和部署均可覆盖,实现主流模型(如混元、DeepSeek、Llama等)的高效精调与推理。
在王麒看来,“大模型+知识库”是企业落地AI应用的最佳路径。通过大模型知识引擎等AI原生产品,腾讯云能够为各个行业搭建定制化的企业知识应用,助力用户降本增效、提升价值。
演讲中他特别提到,大参林医药集团利用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深度优化内部办公协同、药品知识问答、销售助手和用户体验收集等场景,通过AI问答机器人“AI小参”,使约5万名员工在百科App和企业微信平台上实现24小时智能问答服务,从而大幅提升了数字化运营效率。
此外,中外运敦豪借助大模型知识引擎将传统客服模式升级为大模型模式,通过编排超40条企业专属工作流,实现自动接待客户、运费时效查询、物品限制咨询、快件追踪以及服务需求变更等功能,显著降低了技术应用门槛和沟通成本。
王麒表示,“我们希望每一位用户都能享受到好用、实用的AI服务。”现如今,腾讯在QQ浏览器、腾讯地图、腾讯文档等核心产品中成功应用大模型技术,不仅重构了C端用户体验,也在B端树立了“模型即服务”的新范式。
展望未来,腾讯将继续秉持开放、创新、务实的理念,与客户及合作伙伴携手,把握大模型时代的黄金机遇,共同打造智能化转型的中国样本,携力共创智能生态的全新时代。
以下是王麒现场演讲全文:
各位好!我是腾讯的王麒,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大模型时代下的机遇与挑战。
近期,美国强推 “对等关税” 政策,导致全球平均关税一举飙升,创下百年新高。那么,中美对抗逐渐加剧,这对国内芯片供给构成了更大挑战;与此同时,中国科技企业正通过全球化战略布局与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谋求“科技平权”,以全新姿态参与并重塑全球AI竞争格局。
今年年初,DeepSeek 引发了一场革命性突破,技术的里程碑意义不仅彰显了开源精神,更为普惠AI注入了全新动力。同时,杭州版“硬核六小龙”的崛起,标志着AI与机器人深度融合正迈向新阶段,我们正迎来一场由技术突破、产品迭代和产业转型构成的三重奏,为整个AI产业的发展和智能化跃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如此严峻的时代背景下,腾讯始终秉持开放共赢、积极拥抱变化的信念,以长期投入与持续研发为支撑。我们坚定践行“核心技术自研+拥抱先进开源”的多模型策略,并围绕底层算力、基础大模型、模型开发平台和智能应用全面布局,让客户能够根据自身场景和性价比要求自由选择。
腾讯全链路自研的腾讯混元大模型持续快速迭代,推出了深度思考模型T1和快思考模型Turbo S,上线并开源图生视频模型及5个全新3D生成模型,不断推动AI技术的开放共享与行业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积极拥抱先进的开源模型,比如腾讯云已有十多款产品接入DeepSeek,为开发者及企业客户提供了包括公有云API、大模型知识引擎、腾讯云TI平台等十多种快速部署应用DeepSeek的方式。通过为用户提供丰富、好用的AI应用产品,推动大模型加速产业落地,助力企业创新增长。
依托双引擎驱动战略,目前我们已有非常多的产品率先接入大模型技术,将前沿AI科技转化为极具便捷性的智能产品。我们推出的满血版 DeepSeek 元宝,已经成为许多人每天必备的应用工具;与此同时,基于 DeepSeek 的“AI 搜索”功能已在微信上线,整合公众号、视频号等生态内容,实现多轮对话和深度思考。
此外,QQ浏览器、QQ音乐、腾讯地图、腾讯新闻、腾讯文档、企业微信等多款产品的智能化升级,也在为C端用户带来飞跃性体验,并在产业端树立了“模型即服务”的全新范式。
在to b的服务侧,腾讯云已布局了全链路AI原生服务。在应用软件层,如腾讯会议、腾讯乐享、企业微信及企点客服等产品,都已全面接入大模型服务。在平台工具层,我们有大模型知识引擎,助力企业一站式搭建智能应用,以及TI平台,它是一个从数据准备、模型管理、到模型发布的大模型开发平台。包括AI infra层,全栈安全能力,我们为客户用好大模型这些技术,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服务。
我们的大模型知识引擎,是腾讯云打造的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大模型原生平台。他的核心优势就在于,在严肃场景下,面向海量的、复杂格式文档、宽表,可以无需人工干预,全链路解决企业多模态知识处理难题,端到端提升问答准确率。
最新推出的智能模式的工作流,内置的agent可以全局管理工作流的各个节点,能够识别全局意图,让工作流更灵活,更智能。
可以说,大模型+知识库,是企业落地AI的最佳路径。接下来,通过两个案例,我向大家展示下企业如何借助知识引擎实现降本增效、价值提升。头部物流集团 DHL 应用知识引擎,编排了45条企业专属工作流,迅速构建出适合物流场景的智能服务,实现客户自动接待、快件查询、地址和时间修改、寄送等一系列服务。这个模式使一线业务人员能够自主配置智能服务,大幅降低了AI技术应用门槛和沟通成本。
另一个案例是大参林,通过“AI小参”这一智能助手,整合进大参林门店百科APP、企业微信APP及PC端,实现了面向门店一线销售人员的知识辅助回答。目前,该系统已覆盖集团及门店员工约5万人,全天候提供问答服务,用户满意率高达80%以上,同时在收集的一线反馈中累计超过数十万条宝贵意见,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再看下我们的TI平台,它能够帮助开发人员一站式完成混元、DeepSeek、Llama等主流模型的精调与推理,覆盖数据获取、处理、模型训练、评估、部署到应用的全流程。同时还支持公有云、私有化及专属云部署。
在全球关税激增、芯片资源日趋紧缺的大环境下,接下来的芯片资源会更加紧缺。这就需要我们提供训推更加高效的、面向实战的大模型开发平台。
以 DeepSeek 模型为例,自年初以来,我们通过不断迭代优化,实现了推理效率比社区开源版本提升120%以上,且指标还在持续优化。相当于同样的并发数和性能指标下,gpu资源减少一倍,真正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目前,我们的客户朋友圈已经覆盖千行百业。涵盖政务、金融、消费电子、教育、医疗和出行等领域。
他们选择腾讯品牌和数字化转型产品,共同探索AI场景和实际应用落地。我们也在不断积累更多丰富应用案例和场景,推动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快速发展。
构建距离产业最近的AI体系始终是我们的宗旨。技术与产品的不断进步,离不开客户场景的深度打磨和各界伙伴的鼎力支持。
在此,我再次感谢来自各行各业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与协助。展望2025,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拥抱大模型时代的新机遇,以科技力量驱动未来,共创智能生态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