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国富创新(00290.HK)宣布拟设立文创基金,深化文化艺术产业布局

2025年2月28日 10:16  CCTIME飞象网  

国富创新有限公司(00290.HK)(以下称“国富创新”或“本公司”)宣布,计划在未来设立专项文创基金(具体名称待定),全面参与文化内容创作、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投资、数字内容服务等多元业务.这一举措旨在借助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战略定位,以及本公司在金融与科技领域的深厚积淀,助力香港巩固全球文化艺术枢纽地位。

香港凭借国家“十四五”规划赋予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定位,已构建政策、基建与市场三位一体的文化竞争力。西九文化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等亚洲级文化地标2024年访客量超740万人次,巴塞尔艺术展、苏富比春拍等国际盛事更推动香港稳居全球第二大艺术品拍卖市场。与此同时,香港特区政府《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提出71项措施,目标至2034年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达2000亿港元,并通过税收优惠、REITs扩容及虚拟资产合规化政策(如NFT交易指引),为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香港证监会亦积极助力文化事业发展。其通过发布2025年《虚拟资产监管路线图》(“ASPIRe”路线图),规范NFT交易,引入虚拟资产场外交易(OTC)和托管服务发牌制度,并支持艺术品质押融资及允许REITs纳入文化地产项目,为文创产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2月17日,香港证监会发布通函,明确封闭式另类资产基金(包括母基金)在港交所上市的规定,更进一步拓展了文化艺术相关产业的融资、投资与退出渠道。这些举措,不仅巩固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为文化艺术与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制度保障。

香港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时展现的主动拼搏精神,如同近日在港上映的《哪吒2》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以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通过制度创新、文化交流、资源投入等,重构香港文化事业生产与消费能力,加速从“文化中转站”向“文创事业价值创造中心”转型。

本公司认为,“香港的文化艺术生态兼具中华传统底蕴与国际视野,与本公司‘金融+科技+产业’的战略高度契合。我们期待以拟设立的文创基金为纽带,推动资本、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

本公司将依托香港证监会颁发的1号(证券交易)、4号(咨询)、6号(机构融资)、9号(资产管理)牌照和拥有的跨境投融资资质(QFI、CIBM、QDIE、QFLP及债券通)为艺术品质押融资、REITs发行等提供合规支持。结合在资产管理、投行业务的成熟经验,拟重点布局以下领域:

1. 艺术品金融化:联动香港、伦敦、纽约交易所,探索艺术品质押融资、REITs发行及SPAC上市,响应香港《文艺蓝图》REITs扩容政策;

2. 数字内容服务: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NFT认证及RWA(实物资产代币化)平台,合规对接香港虚拟资产OTC牌照体系;

3. 文化消费生态:投资非遗IP开发及数字艺术平台,联动大湾区文旅资源;

4. 艺术品拍卖及代理:提供艺术品及收藏品鉴定、评估、拍卖及跨境交易服务链接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机构,巩固香港全球第二大拍卖市场地位。

此外,本公司近年投资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科创项目,未来将可能为文创项目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支付、托管及合规等在内的技术支持,形成“科技—内容—金融”闭环。基于以上客观方面的条件和主观方面的优势,本公司为更便利地立足于香港扩大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布局,拟在未来设立文创基金。

国富创新深耕香港特区和中国内地金融市场多年,此次布局文化产业,既是响应特区政府“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化资产全球化叙事的号召,亦为股东开拓全新增长极。本公司将充分发挥牌照资质、跨境网络及科技投资经验,推动文化资产的价值发现与流动性提升,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回报。

关于国富创新有限公司(00290.HK)

本公司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而本集团为立足香港、背靠大湾区、面向国际的跨境金融科技投资平台。本集团的当前业务包括投资银行、证券经纪、资产管理、融资、放债、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等。本集团扎根香港本土市场,立足于金融服务领域,战略投资科创金融行业,积极响应港府数字化经济发展战略,紧扣科技创新主题,以创新驱动发展,助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高速发展。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精彩专题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
2024年度中国光电缆优质供应商评选活动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