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AI同传的崛起:人工同传还能坚持多久?

2025年1月2日 09:52  CCTIME飞象网  

人工同传被AI取代还有多远?近日,首个“人机大战”AI翻译交流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首次展现了当前AI技术在翻译领域的“实战”能力。活动现场,主办方科技媒体《差评》邀请北京高校顶尖同传专业的学生组成“人工翻译队”,对战以时空壶W4Pro AI同传耳机代表的“AI智能队”,涉及西班牙语、英语、日语和法语四大语种,“基础翻译”、“电话翻译”和“面对面翻译”三大应用场景。激烈巅峰对决下来,AI同传的表现已经逼近人类同传。

AI还是太全面了,语种、口音、高效、精准度等全能领先

在基础翻译环节比赛中,“AI队”凭借海量训练语料库和高效算法,在准确度、流畅度、完整度等纬度上表现突出,以41分领先人类同传。在专业词汇的翻译方面,AI同传面对“内窥镜技术”和“增生性息肉”这样的医学专业领域术语难题,依然能够完整、快速的完成翻译。相比之下,赛前做了大量准备的“人工队”虽有丰富的同传经验,但在专业领域词汇方面依旧出现了缺失、卡顿等情况。而这也可以看出,AI在专业领域的同传翻译方面能够为人们提供极大的帮助。

电话翻译是人们最常面对的跨语言沟通场景之一,无论是线上的商务洽谈,还是旅居海外时接到的日常电话,电话翻译在人们的生活中愈发的常见和重要。这次活动同样设置了线上沟通场景。在电话翻译环节,AI同传对多种口音的语言展现了出色的适应能力,能够迅速、完整地翻译复杂语境中的信息。其在翻译带有新西兰口音对话“快递场景”中,将“产品信息、手机号、解决方案”等信息点一一翻译出来,而“人工队”在面临口音问题这样复杂语境下的沟通时则显得有些毫无防备,对沟通中手机号、产品信息等关键信息出现了遗漏。

不过实事求是,尽管AI同传在语种、口音、高效、精准度等方面已经超越人工同传,但AI同传还很难展现出对文化深度和情感表达内容的翻译传达。在西中翻译苏轼诗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AI还翻译不出诗词中的唯美意境,但目前已经能做到完整的字面意思翻译。正如AI领域专家王晓茹教授所说,“AI无法拥有人类这样丰富细腻的情感,因为这个是AI没办法学习的。诗词的优美也是AI在现阶段很难创造的。而人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从这次的“人机大战”中可以发现,AI同传更擅长处理高强度、高重复性的任务,尤其是在常规内容、文本内容(包括视频演讲等)及标准化语境下,效率已经远超人类同传。

人机大战:从围棋到同传,AI赋能加速到来

AI与人类的对决并非首次。从深蓝击败国际象棋大师到AlphaGo打破围棋的“人类神话”,AI技术的进步早已脱离了单纯的技术秀肌肉或是猎奇展示,而正成为各领域变革的驱动引擎。

不同于围棋这种智力运动,同声传译不仅要求精准的语言能力,更涉及文化理解、语境适配和情感传递,是公认的语言学智慧堡垒之一。AI的进步让这道堡垒的防线愈发模糊,就像本次“人机大战”中,作为AI同传“顶级选手”的时空壶W4 Pro,展现出了“全知全能”的专业度。我们看到,AI技术的发展已经推动翻译行业向全新的时代迈进。

特别AI同传的灵活性与易用性,给在场的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现场,主持人随机邀请了一位观众上台体验AI同传翻译,在面对面翻译功能下,通过大屏幕可以看到,当主持人开口说话时,观众的耳机里便开始播报翻译后的内容。而一人一只耳机的交互方式也十分的便捷。这样高效、顺畅的方式解决了长时间商务洽谈、学术交流等场景下的跨语言沟通需求。

“AI同传”代表时空壶W4 Pro现场只展示了西班牙语、英语、日语和法语4大语种的同传能力,其实际能力远不止于此,具备翻译40种语言和93种口音的能力,任意两两互译、能够“随取随用”,高效沟通,翻译准确率高达95%,这已经超越了人类同传标准。

并且时空壶W4 Pro在比赛中所展示的“专业词汇翻译”、“数字单位翻译”能力,在未来通过不断的深度学习,不仅能完成基础翻译,甚至能实现基于使用者个人性格特征的翻译表达,更能满足个性化的翻译需求。随着未来数据量的提升,AI同传精准度也还将进一步提升……同时从费用对比来看,AI同传设备能为用户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翻译方案,其成本显著低于高频翻译需求所聘请的人工同传。

AI赋能涌现的时代到来,让人工同传的发挥空间正被AI逐步侵蚀。

人机协作是共识,同传行业将迎来效率革命

近年来,深度学习模型的进步使AI开始掌握多模态感知,从单纯的语义理解向情感解析与文化关联迈进,这也进一步提高AI同传的准确性,也让技术进一步走进同传应用。

行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人机协作是翻译行业的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宋碧珺老师曾表示,“ 人类翻译和AI 翻译更像是「 山和水 」的关系,而并非是零和博弈”。现阶段的人机协作模式发挥了双方优势:AI处理基础工作,人工负责情感表达与创意翻译。

在时空壶W4 Pro这样的AI同传的设备中,我们已经看到了AI在高复杂度、多场景中的稳定表现。其混合架构确保了网络环境不佳时的高效运行,隐私保护设计满足了高敏感场景的需求,多语种、多口音下的实时双向翻译则提升了在全球化沟通中的适用性,具备了替代人工翻译的核心能力。从实际应用趋势来看,人工翻译在日常场景中的地位正在被逐步削弱,随着更多AI同传的普及,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正在加速其市场渗透。企业和个人将更倾向于使用智能设备完成翻译需求,而不是依赖昂贵且效率较低的人工服务。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接管更多翻译任务,人工翻译的存在感将被压缩到极其细分的领域,如诗歌翻译、外交场合、疾病下的心理安抚等场景下的特殊需求。

可以预见,未来的同传行业将发生深刻变革。AI同传设备将继续以其性能优势扩展影响力,逐渐渗透到文学创作、法律翻译和跨文化传播等原本由人类主导的领域。

面对AlphaGo终结人类在围棋上的统治,柯洁道心破碎的局面,AI在同传翻译中的应用,更是显效率与智慧齐飞的共赢局面。AI同传的目标并非是取代人工翻译,而是彻底颠覆语言沟通的方式。在千行百业与AI共舞时刻,这次AI同传与人类同传的首次交锋,是同传行业发展迎来的认知革命与效率革命的开始。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信通院汤立波:“5G+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精彩专题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
2024年度中国光电缆优质供应商评选活动
2024全球6G发展大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