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滁州铁塔积极响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维度助推低空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一、基础设施再利用,构建低空飞行保障网
滁州铁塔拥有广泛分布的铁塔资源,全区共计5200余座基站,通过合理改造与升级,将其打造成无人机起降与作业的重要基础设施。这些铁塔为无人机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起降平台,有效解决了无人机在城市及偏远地区寻找合适起降点的难题。同时,铁塔上配备的电力供应系统和高速数据传输装置,保障了无人机作业过程中的能源供给和数据通信,实现了无人机采集数据的实时回传,为低空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持,降低40%以上建设成本和时间成本,促进了无人机相关产业的快速布局。
二、产教融合育人才,打造低空经济人才链
滁州铁塔积极与滁州当地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无人机制造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一方面,与滁州学院等高校联合成立“无人机产业学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开设专业课程,为低空经济领域培养大量既懂技术又懂应用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积极孵化产业项目,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目前已经合作孵化项目2个;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类低空经济交流会、无人机应用推介会、产业对接会等,促进了无人机制造企业、应用服务企业以及终端用户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广,推动整个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三、拓展应用新场景,激发低空经济新活力
拓展新领域新场景,滁州铁塔已在6个领域建设21个1:1无人机场。在林业领域,滁州铁塔通过建设无人机机巢等基础设施,为林场的日常巡检提供了有力支持,可及时发现森林火灾隐患、病虫害等问题,解放了更多的护林人力,实现了 “人防+技防”“空中+地面” 的立体化巡护模式。在环保领域,结合高塔视频、无人机场、高光谱水质监测、生物多样性监测、卫星遥感等物联设备,建成明湖数字流域系统,对明湖的水质、水情、雨量等进行全方位监测。在应急救援领域,利用无人机迅速抵达事故现场,执行空中侦察、应急调度,提高了应急救援的效率和精准度。此外,还在探索无人机在交通、农业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不断拓宽低空经济的发展空间。
四、参与标准制定,引领低空经济规范化发展
滁州铁塔积极参与低空经济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在省级层面,安徽铁塔牵头的标准起草,如《司法监管场所低空防范规范》等,为低空飞行器的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公司严格执行自身运营管理的规范,建立了8项无人机作业审批流程、安全保障机制和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加强对低空经济活动的规范管理,推动整个行业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为低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五、技术创新驱动,提升低空经济发展效能
滁州铁塔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与行业内无人机企业和当地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实现了无人机与铁塔设施的无缝对接和高效协同。依托安徽铁塔自主研发的“铁塔网联无人机”平台,整合无人机视频数据与铁塔高点视频数据资源,运用AI算法进行智能数据分析与研判,实现了监测与处置环节的智能化闭环管理,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人为操作失误风险,提升了低空经济运行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水平。
滁州铁塔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应用拓展、标准制定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努力,全方位助推了低空经济在滁州地区的发展,为低空经济的崛起贡献了重要力量,也为其他地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下一步,滁州铁塔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推进无人机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曹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