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像做三明治一样造诊断设备:Acloudear助力生物技术企业耐优生物向全球化规模定制升级

2024年11月11日 14:14  CCTIME飞象网  

“是白面包还是全麦面包,培根还是牛排,不到一分钟,一个独属于口味的三明治就搞定了”,以生产三明治的方式轻松完成生产,几乎是所有制造业梦寐以求的场景。以专业化、标准化的方式实现柔性化与定制化,也几乎是所有制造业企业的升级目标。全球化大势滔滔,更让中国制造业不得不逼视“同步实现规模化、定制化”这个课题。实现这个愿景,数字化是必由之路。

在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的道路上,生物技术设备生产企业无疑是制造业先锋梯队。这些企业团队年轻、技术概念清晰、重视数据、熟悉IT技术,这样的企业嫁接上数字化生产、管理技术,可谓如虎添翼。

以检测设备为例,“检测设备的细致需求各异,但基础结构需求又是相似的。生命科学的自动化,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也势必会成为效率提升的突破口。”耐优生物创始人骆俊魁先生如是说。

老龄化趋势与人类健康共同体的共识背景下,耐优生物历经六年的快速发展,业务已实现全球化,但生产制造还在中国。

由于体检设备应用面广泛,客户遍布全球,耐优生物的订单高度多元化、定制化。订单井喷时,企业内部面临巨大的交付压力——

虽然公司设备基础架构相似,但存在单通道与多通道的选择;出风口的位置,也往往需要根据客户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同时,耐优生物先进的移液操作平台往往由数百个精密零件构成,成本不菲。为保证正确,每一笔订单零件的追踪、品质、维保都需要人工来回核对,必须独立走一遍研发、采购、备货的完整流程,由此每一笔订单的交付耗时几乎相当于新机型的研发。

骆俊魁开始思考自动化提效的可能性:“如果基础结构相似,那我们有没有可能用‘做三明治’的方式来‘配’机器?有没有可能用有限的定制,来缩短交付周期?”其实,耐优生物遇到的这个问题许多制造业企业正在面临。

客观地说,“因地制宜”设计的难度不高。只要选择一套ERP系统帮助公司实现“用选配的方式来管理诊断设备生产”。然而,“这个点子难倒了不少ERP供应商,”耐优生物供应链管理部高级总经理满晓光女士坦言。

“三明治自动化模式”意味着要求解决方案能兼顾端到端管控与一定的自由度,引导供应商适应数字化驱动生产。这对供应商的全产业链流程经验提出了挑战。

最后,该公司在SAP铂金合作伙伴Acloudear司享网络的助力下,利用SAP S/4HANA Cloud Public Edition [SAP ERP 公有云]的标准功能实现了兼具“柔性、定制、规模”等特点的三明治自动化生产构想。

司享网络的专家团队驻场耐优生物,细致梳耙了前沿的设备制造流程,为公司梳理出了全线产品的选配方法论。借助SAP ERP公有云强大以及变式配置功能,耐优生物的采购、研发、销售被集成入同一系统,每一个零件的状态都能看得见。数据透明精准让研发生产的快速反应成为可能,公司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此外,耐优生物不再需要为了仪器高度、枪道数量、出风口位置这些定制选项重新设计机型、建立物料清单,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设计、沟通与核对时间。生产流程得以化繁为简,公司运营显著降本增效。

由于小型化、灵活化是实验室液体处理设备的发展趋势,像耐优生物这样的初创企业往往在研发上的投入很高。传统的设备制造管理并不强调样机的精细化管控。Acloudear司享网络将先进的国际管理经验,以一套数字化系统完整赋能给了作为初创企业的耐优生物。

“司享网络有很深的医疗设备行业积淀,加上SAP本身与众多国际知名制造商都有合作,双方的最佳实践也在耐优收获了显著成效。部署了完整的端到端管控之后,我们很快就看到对研发端精益化管理带来的成本节省。”满晓光女士分享道。

初创与长期主义并不矛盾,耐优生物目前成立不到十年,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

耐优生物创始人骆俊魁先生表示:我们选择司享网络+SAP是一次前瞻性的未雨绸缪,用更高效的方式为未来订单做好准备。在初创期便向国际化管理理念看齐,以严谨、精益的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延长企业生命周期,提升行业内站位。如此,初创企业最终定能成长为业界无法替代的常青树。

司享网络董事长周晓玲女士说:“中国制造业正经历一场全面升级与跃迁。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开枝散叶,全球化经营与国际客户的开拓蔚然成势。司享网络非常愿意与中国企业站在一起面向未来,引入包括SAP在内的全球先进数字化技术,为中国制造业升级赋能。我个人认为:通过行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数字化专业机构,精准嫁接国际先进管理技术,中国公司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弯道超快速成长为一家运营卓越的全球企业并非不可能。”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新质网络创造新质价值
精彩专题
2024中国算力大会
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中国信科亮相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