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豪鹏科技多措并举实现盈利修复,Q3净利润同比大增56.93%

2024年10月29日 10:51  CCTIME飞象网  

10月28日晚间,深圳市豪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豪鹏科技;证券代码:001283.SZ)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展现出强劲的盈利修复势头。报告期内,豪鹏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7.84亿元,同比增长25.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53.59万元,同比增长36.97%;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6.93%。

面对原材料价格下行所带来的复杂行业情况,公司在Q3主动调整产品及订单结构,注重收入与盈利的平衡,聚焦资源发力高盈利产品;同时,伴随着公司产能迁移后的新工业园稳步运营,公司整体供应能力改善,在持续提升的市场份额之下,公司盈利水平显著提升。从单季度看,公司Q3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56.93%,环比第二季度增幅超106%;且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毛利率水平较上半年提升1.53个百分点至20.57%。

从业务方面看,豪鹏科技始终坚持在消费类领域深耕,服务众多世界五百强和细分行业前十名品牌客户,通过品牌出海和国产替代,不断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供应份额。一方面,公司聚焦国际知名品牌商,包括惠普、索尼、谷歌、哈曼、飞利浦、亚马逊、博朗、戴尔、微软、小米、iRobot等,不断巩固合作及业务范围,与其维持较强的客户粘性关系。公司通过联合研发和一站式产品服务,深度参与战略客户主流产品系列的供应,不断提升供应份额和出货规模,为公司业绩稳健增长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与此同时,公司在维护好重要战略客户、打造拳头产品的基础上,持续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储备,在钢壳叠片、硅碳负极、固态电池等领域,瞄准客户下一代产品需求展开联合、定制化研发,快速响应客户各类需求,不断增强合作粘性,为公司未来长期发展打开足够空间。

当前,AI成为推动消费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AIPC的独有价值或将大大缩短既有PC用户的换机周期,AI技术推动的产业革命将为PC市场从设计开发到终端需求带来巨大变化。根据Canalys的市场调研预测,到2025年,AI PC将成为主流产品,2028年的出货量预计达到2.05亿台,占PC总出货量的70%。得益于行业换机周期、AIPC新产品的催化作用及客户份额提升,豪鹏科技笔电业务出货量显著增加,后续也将导入更多国际性战略客户。

在智能穿戴领域,随着越来越多智能穿戴类新品的推出和更广泛普及,智能穿戴产品出货呈现增长态势。根据IDC机构发布的预测数据,2024年智能穿戴类产品出货量预计达到5.597亿部,同比增长10.5%。豪鹏科技作为智能穿戴领域的头部供应商,持续获得海内外知名客户订单,并在AR和VR类产品领域,持续加快与多家全球知名头部企业的联合研发,目前部分客户项目已到量产/试产阶段。同时,公司已与国际战略品牌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并投入研发,据悉,该款产品将采用最新的钢壳叠片技术,计划明年下半年入市。此外,在下一代硅碳技术布局上,公司也已与穿戴类战略客户签署有约束力的定制化、联合研发战略协议。

从产能建设方面看,豪鹏科技的产能迁移工作基本尘埃落定。深圳生产线已基本迁移完成,惠州潼湖工业园一期新增产线产能正有序爬坡,二期项目也在火热建设中,并陆续投入使用。随着产能迁移后的新工业园稳步运营,公司整体供应能力预期将有显著提升,足以支撑公司在未来2-3年向更多高端品牌客户发起冲击。同时,在公司持续提升的市场份额之下,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将显著上行,且站在三季度这一节点,预期2025年轻装上阵的豪鹏将在盈利提升方面走的更稳。

与此同时,豪鹏科技也于近期发布了再次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这也是年内公司的第二次回购计划,前次回购已顶格完成。最新公告显示,公司此次拟使用专项贷款资金、公司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等合法资金,以不超过59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1-2亿元的股份。而公司作为中国银行深圳分行首家通过审批的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上市公司,一方面体现了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提振投资者信心,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和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责任与担当;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公司在各项经营指标和内控治理等各方面的稳健性、合规性得到了辖区金融机构的高度认可。此外,通过专项再贷款方式进行回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豪鹏科技三季报成绩单已经展现出公司战略的正确性和前瞻性,相信完成产能迁移的豪鹏定能厚积薄发,抢抓行业复苏机遇,实现收入与利润的持续增长。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李峻:只有当人工智能成为公共基础设施,才能普惠大众
精彩专题
2024中国算力大会
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中国信科亮相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