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资讯 >> 正文

什么是开源AI?官方定义终于来了 Meta Llama模型没过关

2024年10月29日 08:42  华尔街见闻  

长期致力于定义和“管理”所有开源事务的开放源代码倡议(OSI),周一发布了其开源AI定义(OSAID)1.0版。根据OSAID,AI模型若要被视为开源,必须提供足够的信息,使任何人都可以“实质性地”重建该模型。模型还必须披露与其训练数据相关的任何重要细节,包括数据的来源、处理方式以及获取或许可的方式。然而,Meta并不认可这一定义,认为不存在单一的开源AI定义。

开源AI终于有了“官方”定义。

长期致力于定义和“管理”所有开源事务的开放源代码倡议(OSI),周一发布了其开源AI定义(OSAID)1.0版。根据OSAID,AI模型若要被视为开源,必须提供足够的信息,使任何人都可以“实质性地”重建该模型。模型还必须披露与其训练数据相关的任何重要细节,包括数据的来源、处理方式以及获取或许可的方式。

OSAID还列出了开发者使用开源AI时应享有的使用权,例如可以为任何目的使用和修改模型,而无需获得他人许可。

OSI执行副总裁Stefano Maffulli表示,制定开源AI官方定义主要目的是,让政策制定者和AI开发者达成一致。

“监管机构已经在关注这一领域。我们明确向各方利益相关者和社区进行了推广,甚至还试图联系那些经常与监管机构交流的组织,来获取早期反馈。”

“开源AI是一种允许你完全理解其构建方式的AI模型,这意味着你可以访问所有组件,比如用于训练和数据过滤的完整代码。最重要的是,你应该能够在其基础上构建。”

OSI并不强制施压开发者遵守OSAID定义,但打算对那些不符合该定义却被描述为“开源”的模型进行标记。“我们希望当有人试图滥用这个术语时,AI社区会说,‘我们不承认这是开源’,并加以纠正。”Maffulli说道。

Meta:我反对

目前,许多初创企业和大型科技公司,尤其是Meta,称其AI模型发布策略为“开源”,但很少符合OSAID的标准。研究人员发现,许多“开源”模型实际上只是名义上开源,但实际训练模型所需的数据是保密的,而且运行这些模型所需要的计算能力超出了许多开发者的能力范围。

例如,Meta要求月活跃用户超过7亿的平台获得特殊许可才能使用其Llama模型。Maffulli公开批评Meta将其模型称为“开源”的做法。而谷歌(168.34, 1.35, 0.81%)和微软(426.59, -1.56, -0.36%)在与OSI讨论后,已经同意不再将不完全开放的模型称为“开源”,但Meta并未这么做。

此外,长期宣传其模型为“开源”的Stability AI要求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获得企业许可,而法国AI新创公司Mistral的许可证则禁止将某些模型和输出用于商业用途。

Meta自然不认同这一评估。尽管该公司参与了定义的起草过程,但对OSAID的措辞表示异议。Meta发言人称,Llama的许可条款和随附的可接受使用政策对有害应用提供了防护。Meta还表示,在加州AI相关法规正在演变之际,该公司对共享模型细节的做法是“谨慎的”。

“我们在许多方面与OSI的伙伴立场一致,但我们以及业内其他公司都不同意他们的新定义,我们认为没有单一的开源AI定义,因为过去的开源定义无法涵盖当今迅速发展的AI模型的复杂性。我们让Llama免费公开使用,并通过许可和使用政策来确保安全。无论技术定义如何,我们将继续与OSI和其他行业团体合作,增加免费AI使用的便利程度。”

分析认为,Meta不愿公开训练数据,很可能与其自身及大多数AI模型的开发方式有关。

AI公司从社交媒体和网站上收集大量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数据,并以这些“公开可用数据”训练模型。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数据集的收集和优化方法被视为竞争优势,公司常以此为由拒绝披露。

但训练数据的细节也可能让开发者面临法律风险。作者和出版商声称,Meta使用了受版权保护的书籍进行训练。艺术家们也对Stability AI提起诉讼,指控其使用其作品而未给予认可,将其行为比作盗窃。

因此,OSAID的开源AI定义,可能会给那些试图顺利解决诉讼的公司带来问题,特别是如果原告和法官认为该定义足够合理而在法庭上引用。

 

编 辑:路金娣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李峻:只有当人工智能成为公共基础设施,才能普惠大众
精彩专题
2024中国算力大会
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中国信科亮相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