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资讯 >> 正文

泡沫会破,技术革命生生不息

2025年4月3日 07:37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郑硕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的一句“泡沫论”,在人形机器人赛道掀起轩然大波。这位以“反共识投资”著称的投资人认为,当前赛道已呈现出“估值透支未来、场景模糊、技术成熟度不足”等三大泡沫特征,并已批量退出相关项目。不过,以经纬创投创始合伙人张颖等为代表的业内人士随即反驳,认为泡沫是技术革命的必要过程。这场争议背后,折射出科技投资领域长期存在的“短期波动”与“长期价值”博弈。

从宇树科技在春晚的惊艳亮相,到“具身智能”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到一级市场相关项目的受捧,甚至二级市场相关概念的热炒,人形机器人都可称得上C位担当。北京、广东等地设立千亿级产业基金,已明确要在2030年实现规模化商用目标;各种人形机器人产品,也从实验室、To B等场景,陆续进入了普通人的视野;一级市场上,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硬科技项目,成为行业高频提及的词汇。喧嚣之际,朱啸虎的质疑可谓直击行业痛点:以目前的产品市场价格,普通消费者缺乏支付能力,企业想象中的需求尚难言有效落地。商业化场景尚不清晰、产业根基薄弱的行业基本面,却吸引了资本的高度关注。众声喧哗时,有人发出不一样的声音,预警行业泡沫,对行业长远健康发展有好处。诚然,与其争论人形机器人赛道有没有泡沫,倒不如讨论泡沫发展到了什么阶段。纵观近些年的科技发展脉络,无论是当年的互联网,抑或是后来的智能手机、团购网站、共享经济,乃至新能源汽车,无不经历了泡沫狂欢、大浪淘沙的周期洗礼。就连这两年同样出圈的无人机,和由此延伸出来的低空经济,在最开始时也有声音质疑其为成年人的玩具。就像醇美的啤酒,你要享受它,泡沫就是必须接受的存在。唯一需要关心的,是杯子里更多的到底是美酒还是泡沫。

泡沫终究会破灭,但技术革命的浪潮生生不息。从目前的人形机器人行业看,既有个别厂商爆雷敲响警钟,也有工业化应用陆续落地的案例。借鉴互联网、共享经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律,这个行业最终的长期变量,依然在于C端市场的临界点突破。以互联网的特性,人形机器人最终大概率也会呈现出赢家通吃的局面。在产业洗牌期,唯有坚守技术本质、深耕场景落地的企业,才能成功穿越周期。

编 辑:魏德龄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算力筑基、 AI 启智,共迎数智化新纪元
精彩专题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