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装甲山河》第一集:华为数字能源携手央国企挑战“工程险地”

2025年4月23日 11:03  CCTIME飞象网  

4月22日,在2025世界地球日当天,央视网《装甲山河,碳路中国》系列纪录片陆续上线,纪录片通过对华为数字能源携手发电央企在全国多个重点光伏项目报道,揭秘华为数字能源与“五大六小”电力央企集团的创新成果,以及背后的黑科技,全景式展现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样板。

系列纪录片第一集以《装甲山河》为名,集中展现了不同地貌下,中国光伏产业如何用光伏板“装甲山河”,伫立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第一线,镜头聚焦雪域高原、海洋和荒漠三大“工程险地”,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大面积的光伏板延展铺就,一座座新能源电站拔地而起,改善当地经济民生,助力光伏发电逐渐成为“主力能源”。

西藏山南突破“高海拔+弱电网”,光照雪域险峰

在西藏山南地区,这里年日照数高达3000小时左右,年平均太阳光总辐射量为8000MJ/㎡以上,乃东区才朋村冬季气温最低可降至零下20多摄氏度,当地居民生活需要较大的用电量。

高原上的华电山南乃东亚堆才朋50MW保供项目

然而4994~5228米的海拔,带来的不仅是清洁能源的“富矿”,还带来缺氧、强风、极寒,堪称人类工程的“禁区”。不仅施工人员会出现普遍的高原反应,光伏设备也会“高反”。以逆变器为例,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影响绝缘散热,对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挑战,同时西藏属于典型的弱电网场景,对设备并网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把光伏“搬”上雪域高原变为现实:华为逆变器产品经过一年多的验证使用,在5100米海拔以上以及弱电网环境下也可长期稳定运行,结合创新应用的支架安装、流水线作业等技术,保障恶劣环境下的安全、高效作业,支撑华电西藏山南乃东才朋光伏项目一、二期先后投产发电。

华电工作人员正在同华为工程师进行巡检

如今,24.5万块光伏板在雪山下熠熠生辉,预计年发电量2.45亿千瓦时,接入西藏主干电网后,预期能满足当地约5.4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在这里,光伏不仅是新能源革命的里程碑,更是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的纽带,书写着雪域高原的绿色未来。

山东东营:全球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在此“安家”

我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超过1.8万公里,是“海洋+光伏”模式的绝佳试验场。纪录片镜头来到山东省东营市,没有前人经验、没有过往借鉴,勤劳勇敢的能源人在离岸8公里的开放海域上,打造了全球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

正在吊装施工的国华HG14海光光伏项目

然而海上光伏项目面临的挑战也很直观:风荷载、波浪海流甚至还有浮冰,为设计、施工、运维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此外还有一项特殊挑战,海上蒸汽会在电子设备上形成一种盐雾结晶,具备较强的腐蚀性,考验光伏设备的防护能力。

对此,国家能源集团引入IP66防护等级的华为逆变器,可满足设备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在全球率先采用大型海上钢桁架平台式固定装机施工技术,让光伏成功在海上“安家”。2024年11月,HG14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已成功并网,并且为后续项目开发建设奠定基础。

具备IP66防护等级的华为逆变器

项目完全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17.8亿千瓦时,相当于267万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有效节约标准煤50.38万吨,不仅为山东“海洋强省”战略注入了绿色动能,更以“中国方案”为全球海上光伏发展树立了典范。

内蒙古库布其:深入不毛之地,筑起“光伏长城”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是中国第七大沙漠,阳光资源和风力资源丰富,还有广阔的未利用沙地,建设新能源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验证“光伏+治沙”模式可行性的最前沿。

“阻挡”沙漠东移的三峡库布其沙漠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

在如此不毛之地建设光伏项目同样困难重重:冬季最低零下二三十度,夏季最高温可冲破40度,每年沙尘暴来袭时,不仅黄沙漫天,瞬时风力能达到七八级,瞬间就能把沙地吹成沙丘。这就要求光伏设备能够抗高温、抗低温,以及具备高级防尘能力。

三峡集团在建设库布其基地项目的过程中,采用了华为组串式逆变器,IP66级别防护等级可以防风防尘,还可以在零下30℃到零上60℃的温差区间内稳定运行,同时得益于数智科技的赋能,维护人员仅需通过监控室的后台和APP就能实时监控逆变器的运行参数。2023年12月23日,库布其中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实现首批并网。

具备风扇反转除尘功能的华为逆变器

项目2027年全容量并网后,将以风光火储一体化方式送电京津冀,实现多种能源协调互补,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荒漠里的“光伏长城”,正在推动蒙西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不毛之地变为能源宝库。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高通徐晧:利用6G和AI重塑移动连接的未来
精彩视频
飞象趣谈第二十四期!全球首款二维半导体芯片“无极”,像保鲜膜一样薄的未来科技!
专家谈|中国信通院果敢:生成式AI发展为人工智能终端注入创新动力
全球6G大会|高通展示三大6G原型系统 更好服务智能时代
6G技术新突破!6G全息超表面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样机发布
精彩专题
通信产业2024年业绩盘点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