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资讯 >> 正文

世界电信日专题 | 王建宙:难忘的“装电话热”

2025年4月22日 20:14  CCTIME飞象网  作 者:王建宙

飞象网讯 编者按:5.17世界电信日到来之际,中国移动原董事长、GSMA高级顾问王建宙先生以亲历者的笔触,撰文回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期间,电信业呈现出的蓬勃发展情形。王建宙先生是浙江长兴人,曾任杭州市电信局局长、浙江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邮电部计划建设司司长、中国联通董事长、中国移动董事长等职务,对我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让我们一起回顾王建宙先生笔下这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本文作者:王建宙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城市的“装电话热”就像浩浩荡荡的东风,吹开了电信大发展的序幕。“装电话热”标志着积聚多年的对电信服务的需求像火山一样爆发了。这种磅礴需求作为电信业成长和发展的强劲驱动力,一直延续至今。

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总会勾起我对“装电话热”的回忆。这张照片记录了1993年春天杭州市居民排队申请安装住宅电话的生动场景。那时,我是杭州市电信局局长。

照片来源:浙江在线
斗转星移数十载,安装电话早已不是难事,手机也已是人人掌中必备。但是,当年杭州居民排队申请安装住宅电话的情景我一直不敢忘记。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队列,那如饥似渴的眼神,那既热烈又有秩序的气氛,不时会出现在我的脑海。这个场景,在我心底已镌刻成永恒的印记。

改革开放如春雷惊蛰,催发经济迅猛生长,也悄然改写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图景。人们的收入日渐丰盈,住房换新颜,生活节奏也加快了。此时,城市居民对便捷通信的渴望就像燃烧的烈火,形成了势不可遏的“装电话热”。

迅猛增长的装机需求远超预期,市内电话设施出现严重短缺。电信局只能限量受理,将受理范围局限于已经具备装机条件的区域。这像一道无形的闸门,挡在多数渴望安装电话的市民前面。

经过了交换机扩容和增加了一部分市内电话线路以后,我们决定要打开这道闸门。杭州市电信局于1993年初发出告示,自2月3日起,在解放路市内电话营业处全面放开受理住宅电话安装申请。无论居住在哪个区域的杭州市民,都可以申请安装住宅电话。消息一出来,人们奔走相告,可以说在杭城引起轰动。

2月3日清晨,料峭春寒尚未散尽,解放路116号杭州电信局市话营业处的门前,早已人头攒动。蜿蜒的队伍宛如一条长龙缓缓地展开。人们生怕错过这个机会,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融入这场申请安装电话的大潮。排队的长龙从解放路上的市话营业处向东延伸,先向北拐入皮市巷,再向西转入大塔儿巷,往日宁静的小巷被挤得水泄不通。

市民们的热情如同春日里的一把火,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对享受通信便利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在那个时候,电话是与外部沟通的最有效的工具,人们对此充满了期待。

开放受理的第二天,我来到装机受理现场,目睹了众人排队的热烈场景。小巷里已经拥挤不堪,人们摩肩接踵,但依然秩序井然。

营业人员告诉我,前一天傍晚营业截止时,一些排在队伍前端的人实在舍不得离开,他们硬是在寒风中守了一夜。听到此话,我的心猛地一颤,客户的执着和期待,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杭州电信业100多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需求热潮。看到如此场景,我兴奋不已,我们通信人盼望已久的电信大发展的时代终于来到了。我又有点忧虑,在巨量的装机定单后面,是交换机容量告急,线路严重短缺。但是看到人们那充满期盼的眼神,再难的关隘,也要奋力跨越。

原计划一周的受理期临近尾声,但排队的人越来越多。

我们按原先通知的时间关闭了解放路市话营业处的受理窗口。拥挤的人群仍然挤在营业处的大门外,任凭怎么解释也不愿离开。

当天下午,接到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孝忠的紧急电话,说有群众来市政府反映,强烈要求电信局继续受理电话安装申请。我与电信局市话营业处负责人一起,火速赶到市政府。刘孝忠副秘书长要求我们千方百计地满足群众的要求。我二话没说,立即表态,明天重启市话安装申请受理业务。

我从事电信工作多年,不时会收到用户的投诉,那些投诉大多是反映服务方面的问题。像这样的要求受理装机申请的投诉却不曾碰到过,而且还是采取了那么强烈的投诉方式。不过,再想一想,这怎么是投诉呢?这分明是送上门来的需求,是时代馈赠的珍贵机遇,千载难逢,接都来不及。在我此后几十年的工作中,多次遇到过这类“幸福的烦恼”,每次都倍加珍惜。

为了不影响交通,我们把装机受理点从市话营业处转移到拱墅区体育馆。场地大了,受理的速度也加快了。我再次来到受理现场,队伍依然排得很长,不过人们的脸上多了几分从容和笑意。

受理安装申请放开以后,问题就集中在如何尽快装机上了。

待装用户的数量与日俱增,人们焦急地等待,盼望着早日装上电话。很多用户向电信局投诉,对过长的装机等待时间表示不满。开展用户接待日活动时,用户反映的几乎全部是装电话难的问题。装电话难甚至一度成为当地报纸、电视、广播报道的重点。

有好几次,我走在路上,被人认出,急切地向我反映,要求尽快装机。也有人一大早就等在电信局的门口,在我进办公楼时,向我反映他们的装机要求。我一遍一遍地向用户作出解释。

我们电信局有同事们去国外培训,碰到一些生活在国外的杭州老乡。见到电信局的人,这些老乡迫切希望能帮助他们在杭州的亲属早日装上电话。

电信员工都很努力,安装数字电话交换机,开挖马路埋设管道,扩充电话线路,争分夺秒提升市话通信能力。

为了方便用户,杭州日报每个月末都会详细公布下月安装电话的区域,千家万户都盼望着自己居住的区域列入装机的范围。当我阅读杭州日报的公告时,仿佛看到了那些得知“下月可装机”消息的客户们骤然绽放的笑靥。

越来越多的家庭装上了住宅电话。走在路上,听到路人说,“我家明天要装电话了”,每一个电信员工都会心花怒放。

当年杭州的“装电话热”是我国电信基础设施大发展的缩影。根据统计资料,1986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总数为350万户,到了1996年达到了5495万户,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经济学认为,市场需求是指所有的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总数量,影响市场需求的关键条件是购买意愿和支付能力。电信业的市场需求也是如此,首先,消费者需要有购买意愿,在住宅电话普及之前,人们只能在办公地点打电话,或者在商店使用公用电话,绝大部分的家庭是没有电话的。那时,人们不会有在家庭安装电话的意愿,因为装了也没什么用。当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家都已安装电话时,就会迫不及待地要在自己家里安装电话。而此时,正好大部分家庭都已具备了使用电话的支付能力。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市场需求是所有的消费者购买的总量,而这个总量与人口总数密切相关。

正是这些因素使得过去几十年信息通信消费需求持续猛增。

“装电话热”的热度还没有褪,“手机热”又开始了。电话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而手机则是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手机热”的热度远远超过了“装电话热”。此后,“手机热”又带来了“短信热”、“微信热”、“网购热”、“直播热”等等。在这滚滚浪潮中,信息通信业杨帆破浪,蓬勃发展。

时光荏苒,信息通信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我国的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的网络规模、用户规模都处于全球第一,网络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能力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

回顾我国信息通信业的发展过程,超大规模的市场、强盛的内需一直是我们的重大优势。不断增长的内需拉动了投资,推进了供给体系的优化,激励了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又促进了新的需求增长。我们定要珍惜宝贵的内需,用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每当我回忆起那场遍及城市大街小巷的装电话热潮,仍然能感受到那份强烈的震撼,令人振奋如初。

编 辑:孙迎新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高通徐晧:利用6G和AI重塑移动连接的未来
精彩视频
飞象趣谈第二十四期!全球首款二维半导体芯片“无极”,像保鲜膜一样薄的未来科技!
专家谈|中国信通院果敢:生成式AI发展为人工智能终端注入创新动力
全球6G大会|高通展示三大6G原型系统 更好服务智能时代
6G技术新突破!6G全息超表面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样机发布
精彩专题
通信产业2024年业绩盘点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