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锐捷网络网安融合:打造网络+安全一体化的超预期体验

2025年4月18日 09:13  CCTIME飞象网  

近日,2025锐捷网络EBG(中国)核心伙伴大会在苏州圆满落幕。来自全国2000+合作伙伴齐聚苏州,共同见证这场盛会的举办。会上,锐捷网络发布了七大战略产品解决方案。其中网络安全产品事业部产品市场总监沈世海发布了“打造网络+安全一体化的超预期体验”的主题报告。报告围绕让“让渠道交付更简单、让渠道服务更轻松”全面展开,旨在为合作伙伴打造从交付到运维全生命周期的超预期体验

锐捷安全全球布局:深耕五大行业,服务35000+客户

沈世海表示,自2022年锐捷全新安全平台发布后,已服务全球35000+客户。在教育、企业、医疗、政府、金融等行业,锐捷安全产品均占据重要市场份额。在国内,有3400+所院校、2400+企业、超过500家医疗单位、900所政府机构和400家以上的银行金融客户选择了锐捷安全产品。 同时,锐捷网络安全事业部在国内拥有1,500家渠道合作伙伴。此外,锐捷网络安全事业部已正式走向海外,产品覆盖51个国家,服务于2,200+企业客户。

锐捷安全直击合作伙伴三大痛点:破解安全生意"不愿做、不敢做"困局

传统安全业务让渠道伙伴望而却步,根源在于三大核心痛点:

一是"交付之痛"——多厂商方案协调难、周期长,“A厂网络+B厂安全”的模式,导致运维复杂、威胁响应慢、业务体验难保障、客户信任难等问题;

二是"信任危机"——担心成为风险事件的"背锅侠",一旦防护失效将面临巨大信誉危机;

三是"体验黑箱"——网络业务体验看不见指标、摸不着故障、抓不住恢复时机。

让渠道交付更简单,客户运维更轻松

面对"安全与体验能否兼得"的拷问,锐捷安全通过"网络+安全一体化方案给出肯定答案,通过EDN打通了从网络、防火墙、出口网关到SD-WAN场景的全栈统一管理,通过深度融合网络与安全能力,实现统一交付、统一运维,大幅提升安全防护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关于客户信任难的问题,锐捷认为客户信任的关键在于构建稳固的安全防线。对外,锐捷安全与腾讯安全、安恒信息、BrightCloud等知名安全厂商达成战略生态联盟,深度融合威胁情报能力、病毒防护能力及URL识别能力,赋能下一代安全平台更强大的协同防御能力。对内,锐捷网络安全天幕安全实验室持续突破技术边界,率先引入AI大模型辅助IPS特征库生成,实现检测效率与准确率的双重飞跃,确保用户在面对新兴威胁时“快人一步”,真正做到风险不外溢、通报不再来

让渠道服务更轻松,客户问题响应更及时

面对海量安全告警难以甄别、安全事件定位效率低下、风险处置流程冗长复杂的行业痛点。锐捷安全创新性推出"+AI"溯源处置一体化闭环防护体系,通过云端+AI,实现20000:1的告警降噪比,准确率达到99%。其次,安全云打通了云端和手机的边界,用户无需登录复杂的管理平台,当高危风险出现时,安全云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将预警信息直接推送到用户手机。这种「风险快递」服务,让威胁响应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

安全事件溯源上,锐捷防火墙与EDN、网络及身份设备等深度联动,将溯源时间从小时级降至秒级,一键定位网络安全事件真实IP和终端MAC地址。在安全事件处置方面,锐捷安全融合EDN策略随行能力,可一键下发处置策略,实现基于用户身份、位置的安全隔离,一键阻断风险,避免影响其他用户。

让渠道服务更轻松,体验管理更智能

关于体验的难题,锐捷安全通过业务体验智能度量引擎实现三大突破:首先实现量化感知,实时监控关键业务指标并秒级预警;其次精准定界,智能区分内网设备、运营商链路、服务器负载等多重因素,最后,在链路出现问题时系统会基于实时评分自动切换最优路径。这套"可度量-可定界-可切换"的闭环方案,将传统运维从被动救火转变为智能预防,让网络体验从不可知的"薛定谔状态"进化为透明可控的智能化运维新范式。

展望未来:持续创新,赋能生态

沈世海表示,未来锐捷安全将继续深化"网络+安全一体化"的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合作,助力企业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挑战,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推荐新闻              
 
人物
高通徐晧:利用6G和AI重塑移动连接的未来
精彩视频
专家谈|中国信通院果敢:生成式AI发展为人工智能终端注入创新动力
全球6G大会|高通展示三大6G原型系统 更好服务智能时代
6G技术新突破!6G全息超表面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样机发布
全球6G大会 |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闻库:5G垂直应用痛点值得挖掘,设计6G时要加以考虑
精彩专题
通信产业2024年业绩盘点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