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首页 | 国内 | 国际 | 运营 | 制造 | 互联网 | IT | 光通信 | 业务
之窗首页 企业动态 市场营销 文化建设 行业监管 八小时外 飞象论坛
记者简介
 区弘哲
点击排行

广西柳州一市民遭电诈 中国移动“守护宝”显神威

2025年3月21日 17:20 CCTIME飞象网 作 者:区弘哲
        顺手办理的一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保险业务,为自己成功挽回了损失3万元,这犹如网络视频反转的剧情就发生在螺蛳粉的故乡广西柳州。近日,广西柳州市民周阿姨通过中国移动守护宝防诈险的理赔服务,成功挽回3万元经济损失,因而获得市民群众广泛点赞。

      原来在去年的11月,周阿姨在浏览“中国移动”APP的时候,办理了“守护宝”的业务,这是一项专门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而设置的保障。不曾想,这份看似不经意的选择,竟然发挥了巨大作用。大约在半个月前,周阿姨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自称是某网购平台的“客服人员”,告知周阿姨,她在网购平台上购买的保险将于次日到期,而且每月将会被自动扣费两千多元。而这名“神通广大”的“客服人员”可帮忙取消。一听要扣钱,周阿姨立刻慌了神,在对方的诱导下,她下载了可疑软件并进行了屏幕共享。期间,这位“客服人员”不仅要求周阿姨提供身份证号后四位,还要求提供银行支付密码。在“客服人员”的引导下,周阿姨一步步操作,直到手机屏幕弹出了向他人转账 3 万元的信息。此刻,警觉的周阿姨还犹豫,因为她仅输入了密码,还未点击确认。但是让她诧异的是,还未点击确认,3万元自动被转走了。

    据了解,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作为通信行业的主导运营企业,中国移动积极践行国资央企社会责任,坚持技术服务经济社会民生,发挥号、卡、消息、5G 新通话、AI 技术、防诈险等资源禀赋创新研发“羲和·防诈卫士”系列防诈服务能力,打造信息通信行业首款一站式、全场景防诈服务产品,广受群众好评。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守护宝”业务只是公司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一部分,公司还推出了满足警方侦查和安防需求的安防设备,通过技术联防识别异常通信行为并向警方提供线索,同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线上线下防诈宣传活动,通过多渠道宣教方式全面提升群众的防诈意识和能力。

   全国已有多个中国移动“守护宝”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的成功案例,类似情形也出现在江西上饶。70岁的罗先生因轻信冒充公检法人员的诈骗手段,导致6.3万元财产损失。所幸通过中国移动防诈险服务,罗先生获得5万元保险理赔,其经济压力因此得到显著缓解。

    就这样过了十多天,周阿姨越想越糊涂,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立刻前往柳州市柳东官塘派出所报案。在此期间,中国移动广西公司通过“守护宝”系统监测到异常情况,主动联系周阿姨启动理赔程序。周阿姨想起自己领取的“守护宝”业务,迅速上传了相关资料。移动工作人员多次主动联系并上门协助周阿姨操作,仅用三个工作日的时间,三万元保险理赔金就全额到账了。周阿姨捂着胸口说:“幸亏有了中国移动的‘守护宝’啊,要不然我真的亏死了!”

    周阿姨对中国移动的服务赞不绝口,她表示,之前对防诈保险业务还心存疑虑,但中国移动工作人员的高效行动和贴心服务彻底打消了她的顾虑。经历此事,周阿姨不仅自己成为“守护宝”的忠实推荐者,还深刻认识到电信网络诈骗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她提醒大家,对于来历不明的电话要时刻提高警惕,对于要求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密码和各类验证码的电话、软件和短信,一律挂断或者删除,不要点击任何陌生号码提供的链接。最重要的是,务必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在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日益翻新的当下,周阿姨的经历并非个例。广大市民需时刻保持警惕,像周阿姨一样未雨绸缪,借助各类防诈工具守护自身财产安全。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也将持续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筑牢全民反诈防线。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