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固定一 >> 正文

找不到流量爆款的电信运营商,未来将如何脱胎换骨

2025年1月9日 08:31  CCTIME飞象网  作 者:魏德龄

飞象原创(魏德龄/文)无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地铁公交上,很容易发现被短视频内容所拴住心神的人。但是这些不断流动的数据流量却并没有为电信运营商带来增长,因为视频质量本身不高,流量需求也就并没有如3G/4G时代般的通信类应用一样带来业务增长。

根据GSMA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流量增长了100倍,但ARUP值却下降了20%。甚至这种持续下滑的态势将会持续到2030年。另外根据过往表现来看,仅仅在5G部署完成的初期,实现了一次短暂的ARUP值增长,随即又恢复了整体的下滑态势。

与之相伴随的便是“5G无用论”的兴起,或是如《电信历史的终结》一书的出现。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观点是一种“有道理,似乎都没有道理”,原因在于5G作为一项技术,如同蒸汽机一样,不仅需要技术本身的创新,对于如何把5G赋能于千行百业,还需要应用模式上的创新。

另外从数据统计上看,电信运营商在“千行百业”这一市场中,确实还有巨大潜力可挖。

空白与困难

尽管在近年来电信运营商已经把关注的重点锁定在了企业级市场领域,但根据数据显示,除了核心连接业务外,只有11%的B2B客户选择运营商提供服务。也就是说,当下的现实情况是,电信运营商出现了一个2C市场很艰难,2B市场难突破的局面。

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多种形式的连接却是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投资的最大领域,其中移动连接和设备(如5G和4G技术)占据显著地位,相关投入比例高达21%。在网络技术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方面,5G和固定Wi-Fi网络表现尤为突出。61%的企业认为固定和Wi-Fi网络“极其重要”,47%的企业认为5G网络“极其重要”,38%认为“相当重要”。此外,4G网络和卫星网络也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整体来看,多种形式的连接性正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为未来的技术应用和业务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随着AI技术正在被广泛关注,将在2027年开始超越移动连接技术,成为未来B2B领域的最大投资点。

综合来看,电信运营商需要通过提供连接以外的服务在B2B市场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不同行业也有着不同的需求,所提供的服务也需要具有技术融合能力,才能让正在变得“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企业主敢于进行相关投资。

算力与融合

当流量的销售已经不能带来新的增长,业界自然在思考新的盈利模式。2024年里很多人提及“AI无处不在”的时候,也在希望AI算力能够成为一种随手可得的资源。

于是销售算力成为运营商的另一种选择。作为一种通用资源,与宽带类似,符合运营商销售的简单归一化资源的类型。算力的输送对网络质量确定性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而网络又恰好是运营的强项。同时,算力服务于业务,但又不同于业务,算力网络需要感知业务,但又独立。

运营商还有望通过连接能力来对分布式的算力形成合力。有人就设想,如果将车联网与算力网络结合,当车辆闲置时,运营商的算力网络可以连接到车上,来联合进行委托计算任务,让算力网络成为一种公众服务平台,实现对于社会算力的集成。

融合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开始深入千行百业,加上AI、算力的战略需求,原本的连接能力将需要具备与之融合的能力。这并非简单的1+1的问题,而是试图在底层架构上实现的能力迭代升级,例如目前在6G标准讨论中,通信与AI的融合就已经获得了业务的普遍共识,未来将会在架构底层实现能力的整合。

通信与AI的融合也将成为一个新的转折点,加速重构千行百业的步伐,重新定义生产、流通和消费。例如在通信领域自身,网络将会超越连接,使算力、算法、数据结合在一起,提供海量的人工智能应用。另一方面,网络也将得以重构,通过优化内部逻辑让系统更加合理。发展人工智能,跨界融合将会变得更加重要,行业间的界限也将会变得更加模糊,不同行业间的特长会使人工智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无论是借助AI和算力网络,还是通过与行业的深度融合,运营商都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探索新价值点,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未来,连接不仅仅是连接,通信也将超越通信,推动全社会走向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新时代。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信通院汤立波:“5G+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精彩专题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
2024年度中国光电缆优质供应商评选活动
2024全球6G发展大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