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运营 >> 正文

广电总局4K频道建设指南:设备软件国产化优先;每日4小时4K首播能力;光缆传输至各省有线电视前端

2024年12月20日 16:40  DVBCN中广5G  

12月19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向各地印发《4K超高清频道建设指南(2024版)》《4K超高清和高清兼容制作及频道同播实施指南(2024版)》两份文件。

《4K超高清频道建设指南(2024版)》

该指南适用于4K超高清频道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目标提出,建成内容丰富、品质优良的4K超高清电视频道,具备每日4小时4K超高清节目首播能力,并通过光缆、卫星等多种方式实现全国覆盖,为用户提供优质4K超高清节目。

频道内容方面,4K超高清频道建设应提前做好内容设置方案,确定频道节目内容构成,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化的4K超高清精品内容,实现4K超高清频道优势节目的差异化建设。

内容来源可采取自制、合拍、外购、转播等多种方式,加大新闻、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综艺节目、体育赛事等等高质量和多样化的4K超高清节目内容供给。鼓励形成内容生产和版权发行的生态闭环,达到4K超高清制作工艺的标准化规划和发展。4K超高清节目生产制作应配合推进4K超高清内容生产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业化,加快人工智能、虚拟制作等新技术在4K超高清节目内容制作中的应用,降低综合制作成本,提升内容制作效率。节目内容供给能力应满足频道每日首播4小时要求。

4K超高清节目采用3840×2160的分辨率,应支持HDR、宽色域、50P帧率、10bit位深,应同时保证4K超高清、高清节目的画面视觉效果,并避免因多次上下转换带来的亮度过高或过低、彩色失真等安全播出隐患。使用台内自有系统、台外租用系统等制作的节目以及外购的节目,应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或标准执行,并加强节目直播或录播节目播前的节目质量审查,4K超高清信号和高清同播信号均应进行技术及视觉效果审看。

(4K超高清节目内容设置及要求)

国产化应用要求方面,4K超高清频道建设应秉持自主技术标准和国产化设备优先原则,对系统设备和工艺流程的自主创新保持前瞻性规划。在满足4K超高清节目高质量生产、性能需求、安全播出的前提下,软硬件设备应优先采用国产化设备。经论证后国产设备确实无法达到上述要求的,可按非国产设备采购要求及流程进行设备采购。对需要经常更换和维护的非国产设备的专业板卡储备量不低于10%(不少于1块),应保证节目制作设备和储备可支持节目制作基本业务开展的时间不低于3年。鼓励积极应用HDR Vivid高动态范围技术、Audio Vivid三维声技术、AVS2高效视频编码技术、SUVC浅压缩编码技术等自主技术标准。

兼容制作与同播要求方面,4K超高清和高清兼容制作时,首先完成4K超高清节目信号(直播)/文件(录播)的制作,同时为了兼顾高清节目播出,需要将4K超高清节目信号/文件下变换为高清节目。

4K超高清频道建设总体技术体系包括信号域和文件域,由4K超高清采集拍摄系统、4K超高清后期制作系统、4K超高清媒资系统、4K超高清播出系统、4K超高清传输分发系统、制播云平台等构成。信号域主要完成采编播4K超高清直播/转播视音频信号流的信号交互分发;文件域主要完成台内4K节目后期制作、4K节目媒体资产管理等,同时为4K播出系统提供备播文件。两域可共享制播云平台基础资源及支撑能力。

技术路线方面,4K超高清频道建设可采用IP制播路线、IP与基带混合制播路线、基带制播路线、云制播路线。技术系统建设时应把握IP化、云化的制播技术发展方向,分析研究其应用场景,兼顾与现有系统的衔接和与未来系统的扩展,因地制宜选择4K超高清频道制播技术路线,并积极推进IP化、云化制播技术体系升级。

1)IP化制播具备高带宽、高并发、双向传输的能力,与传输格式无关、系统部署灵活、软件可定义管理的优势,便于讯道扩展、信号源的扩充,可实现多系统信号级联、外场节目与台内共同制作并实现多系统交互共管,简化系统布线,便于全媒体制播技术迭代。通过建立基于IP制播技术的采、编、播流程,可形成完整的全台IP化制播体系。

采用IP化制播路线应充分考虑技术系统操作继承性,网络堵塞等带来的时延和丢包现象,同时防控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

2)IP与基带混合制播是在IP化总体架构中,保留基带系统接入能力,可采用基带与IP架构互为备份,兼顾现有基带系统接入和未来全IP制播系统的发展。

为适配基带系统接入,应配备足量的网关设备,将基带系统的输入输出转换IP信号,实现与IP系统互联互通,在IP化制播系统数量达到规模之后,逐步推进制播系统整体向IP化转移。

3)基带制播路线可更好地向下兼容高清标准,具备良好的操作继承性。采用基带制播方式,通过物理连接方式,可减少外部攻击者通过网络接口进行渗透和攻击的可能性,保证系统使用安全;同时可减少因编码或调制带来的信号干扰和损失,保证系统稳定性。

采用基带制播路线时,应充分考虑传输信号距离受限问题,尽量避免超过有效传输距离所带来的节目信号损耗,影响4K超高清节目信号传输和呈现质量。宜结合IP系统,满足大规模信号系统及多系统间级联。

4)云制播通过建立制播云平台,通过微服务化组件和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制作系统快速部署、便捷伸缩。在文件域方面,支持4K超高清专业内容生产工具、媒体内容管理和处理能力、具备弹性生产资源管理能力、多存储扩展能力等;在信号域方面,具备广播级信号制作播出传输能力。

采用云制播路线,应保证制播云平台具备足够的CPU、GPU、存储、安全等基础资源,并满足4K视频处理对高带宽、低延迟和高计算性能的需求,解决4K视频处理中的突发流量和高负载情况。宜逐步推进云制播与IP化制播体系的融合,通过建立统一网络IT基础资源共享,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4K超高清播出系统应满足4K超高清与高清同播要求,宜兼容当前工作流和现有系统硬件,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确保采用的不同品牌、不同型号设备能够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4K超高清编码系统承担光缆传输和卫星上行的编码压缩与传送功能,采用4K超高清编码压缩标准保证节目内容的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传输效果,应采用AVS2编码压缩标准。

4K超高清传输分发系统方面,传输分发可采用光缆传输、卫星传输等多种方式。在建设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光缆传输和卫星传输协同覆盖方式进行建设。

4K超高清频道光缆传输分发系统可通过光缆方式,将4K超高清频道信号传输到全国各省级有线电视前端。4K超高清频道在电视台编码后,主、备路节目流接入国干网省节点,通过国干网主、备系统传输至北京首站集成,再通过全国覆盖分发系统送至各省有线电视前端。4K超高清频道编码复用系统的设备冗余、链路冗余、信号监测和供配电等均应符合总局安全播出管理规定要求。

在国干网省节点,4K超高清频道信号以ASI格式或IP格式接入。IP格式传送需在与公网物理隔离的网络传送,建议采用IPv6+的技术传送。

国干网北京首站将接收到的4K超高清频道信号全部以IP方式进行汇聚,形成4K 超高清信号资源池,4K超高清频道信号经过节目调度分发系统完成应急切换、复用/解复用、优选分发等功能,调度系统内各功能模块设备均按照节目源1+1备份、设备级1+1备份配置,通过综合网管实现信源切换、设备切换和系统切换。调度分发系统将优选后的主备信号输出至国干网覆盖分发网。

4K超高清频道覆盖全国的主备路信号由国干网两套完全独立的传输系统分别承载,确保不会因为某一系统故障而中断业务。在接收端,国干网主备路输出信号可根据省网需求,提供IP格式或ASI格式。

4K超高清频道卫星传输分发系统按照主备系统(可分别部署在不同地球站)单极化上行能力进行设计,在已有完备地球站的基础上,建设C波段大功率宽频卫星上行系统,配套节目源传输引接、监听监视监测、综合网管、上行功率控制等设施,互为主备承载1套4K超高清频道传输上行任务,满足安全稳定上星和覆盖需要。

卫星传输参数采用DVB-S2 8PSK调制、5/6信道编码、0.1滚降系数、15.95Msps符号率,可传输的信息码率约为38.5Mbps,实际占用带宽约为18MHz。选用支持8PSK调制方式的卫星调制器,按照上述卫星传输参数,占用18MHz转发器带宽可以实现1套4K超高清节目的卫星传输,一个36MHz转发器可传送2套4K超高清节目。

《4K超高清和高清兼容制作及频道同播实施指南(2024版)》

该实施指南规定了4K超高清视频和高清视频兼容制作及频道同播中的技术要求及其节目技术质量管控要求,适用于4K超高清和高清兼容制作及频道同播、信号传送以及节目交换。

建议各电视台在4K超高清和高清同播相关的国标、行标以及实施指南的基础上,立足本台4K超高清系统建设及节目生产流程等,及时制修订与自身节目制播适配的4K超高清和高清兼容制作及频道同播技术要求和技术规范,以确保4K超高清和高清电视节目图像中人物肤色、画面亮度及色彩等均无问题,不出现节目劣播等情况。

该实施指南指出,4K超高清视频和高清视频兼容制作时,首先完成4K超高清节目直播信号或录播文件的制作,同时为了兼顾高清节目播出,需要将4K超高清HLG信号或文件下变换为高清SDR信号或文件,下变换过程可在制作系统中完成,也可在播出系统或媒资系统中完成。制作的4K超高清节目和变换后的高清节目均需确保高质量,满足4K超高清和高清播出要求。同播流程中各上下变换的环节均须对变换后的信号或文件进行监看,以确保上下变换的质量。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5G扬帆开新篇,数智远航启新程
精彩专题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
2024年度中国光电缆优质供应商评选活动
2024全球6G发展大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