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固定二 >> 正文

智慧赋能与成本革命,RedCap部署落地进行时

2024年12月19日 08:03  CCTIME飞象网  作 者:源初

飞象网讯(源初/文)在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推动5G技术融入千行百业,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命题。5G轻量化技术RedCap作为5G拓展应用版图的重要技术,凭借低成本、强性能和广泛适配的优势,为数字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关键支撑。

智慧赋能与成本革命

故名“轻量化”其义,RedCap通过终端剪裁大幅降低终端复杂度和成本,同时继承了5G网络切片、超低时延通信(uRLLC)等特性。尽管性能表现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与传统5G NR终端相比,RedCap在带宽、天线配置和调制阶数等方面进行了优化,终端复杂度降低约60%,极大提升了经济性与可推广性。

RedCap填补了中高速物联网应用的空白,适用于视频监控、智能穿戴、工业能源等对数据传输速率和时延有一定要求的场景。其设计的高效带宽利用能力,使RedCap能够替代4G LTE Cat 4等技术,提供更强大的连接能力和更低的功耗需求。

目前,5G终端产业链正在开发RedCap整机产品,包括CPE、网关、MIFI、数据上网卡、摄像头。在个人消费电子产品领域,RedCap将率先应用于可穿戴终端,预计在2025年将有首款支持RedCap可穿戴终端上市。原因在于5G技术的高功耗与尺寸要求,难以融入于手表的小巧空间中,而RedCap的技术特点显然能够满足所需。

多领域部署落地

RedCap已经多领域实现了落地应用。例如,在智慧电力领域,福建电力公司通过5G虚拟专网部署RedCap,实现了分布式光伏设备的数据采集与管理,降低了通信模块的建设成本和能耗。电力行业对网络的安全性、时延及高可靠性要求极高。RedCap通过端到端网络切片技术,满足电力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的隔离需求,保障电网业务的安全运行。部署RedCap电力网关,实现精准授时与数据传输,可支持配网差动保护、PMU和自动化监测等应用

工业场景中,RedCap凭借低成本、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优势,助力传统工厂实现无线化改造,降低部署与维护成本。在江苏,RedCap工业网关实现了生产设备与MES系统的实时互联,单产线部署成本降低50%以上,布线施工成本节省80%,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与柔性化水平。通过高确定性工业基站,RedCap可满足工业控制类业务对时延和抖动的严苛要求,推动工厂向智能化和柔性化方向升级。

智慧城市建设中,RedCap在智慧停车、智慧政务、智慧交通等领域提供广覆盖、低成本的网络支持。在郑州,RedCap技术被应用于智慧停车项目,建设覆盖10万余个车位的路侧停车计费系统,实现了快速部署与无挖沟施工,降低了建设周期与运营成本。RedCap模组的数据传输能力支持实时采集和分析城市各类感知数据,为城市管理提供精准决策支撑。

更低成本与功耗的未来演进

随着RedCap技术的不断演进,未来将进一步向eRedCap方向发展,满足物联网设备对低速率、低能耗的需求。随着工业无线传感器、智能电网等成本敏感、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不高的物联网需求日益增加,R18 eRedCap旨在进一步扩展RedCap生态,面向更低成本,更低能耗,其介于LPWA和R17 RedCap能力之间的物联网用例,例如工业无线传感网络,智能电网等。eRedCap成本降低的另一个手段是保持射频带宽20MHz,数据信道基带降低为5MHz,加之峰值速率降低为10Mbps,相比R17 RedCap可降低约12%的终端通信模块成本。

eDRX节电技术的引入,将显著延长电池供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拓展RedCap在工业无线传感器、智能电网等场景中的应用。作为一种用于降低终端功耗的机制,它允许终端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不监听网络寻呼信号,进而进入低功耗模式。

eDRX技术通过在寻呼时间窗口(PTW)内监听信道、PTW外休眠的方式降低终端功耗。然而,目前RedCap终端应用eDRX的主要瓶颈在于需求场景不明确,产业支持不足。随着RedCap向低成本、低速率的物联网场景扩展,以及eRedCap技术的引入,未来可通过聚焦典型场景、制定节电参数模板等方式,推动eDRX技术的商用化进程。

编 辑:魏德龄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5G扬帆开新篇,数智远航启新程
精彩专题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
2024年度中国光电缆优质供应商评选活动
2024全球6G发展大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