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原创(魏德龄/文)早在几年前,已有通信行业从业者自嘲说:“我们已处在夕阳行业。”当移动互联网完成普及,短信到微信、流媒体到短视频几轮更迭之后,用户的流量需求似乎已经达到了新的瓶颈。
2024 GSMA 年终璨典的开场,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用一本富有争议的书来引出当晚的话题——《电信历史的终结》。书中预计到2027年,总数据流量将达到顶峰,当前电信行业的容量与速率已满足现有需求。斯寒本想用GSMA的数据来进行反驳,可结果显示:“过去十年中流量增长了100倍,但ARUP值却下降了20%。”
尽管电信业似乎显得有些日渐式微,但它的存在感又似乎变得无处不在。正如不久前一位专家形容的:“过去是一把锋利的刀,如今它的目标是变成一把瑞士军刀。”顺着这一逻辑,或许就能发现电信历史何去何从的线索,在这场GSMA的年终璨典上嘉宾们的对话中,就给出了许多可以窥见未来的答案。
跨界融合之变
当谈及在2024年的跨界心得时,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给出的答案是不久前的一个人工智能项目。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李峻谈了令自己最感动的跨界,是由AIGC所生成的林徽因传奇的一生,几张老照片却能通过AI让历史变得可以触摸。中国联通副总经理郝立谦又谈到了机器人的研发路线变化问题。
显然,电信运营商们正在思考与实践所谓的跨界融合。斯寒也在此轮对话环节中感慨,在几年前可能从未想过会和移动通信的大佬们坐在一起时探讨的话题会是AI战略,而不是连接。如今,这两者正在产生一种融合之势。
有趣的是,人工智能学科也恰恰是一门跨界融合的学科。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在现场阐述这样一种关系:在人工智能的历史,为其做出重大贡献科学家的学术背景各不相同,因为人工智能正在扩展延伸人的智能。不同领域的科学均为AI做出了贡献,同时AI也可以帮助其他学科进一步发展。
前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的压轴分享中专门提到了通信与AI的融合,其将成为一个新的转折点,他认为这将重构各行各业,重新定义生产、流通和消费。两者间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Network for AI,网络将会超越连接,使算力、算法、数据结合在一起,提供海量的人工智能应用。其二是AI for Networks,网络将得以重构,通过优化内部逻辑让系统更加合理。
融合之势同样也在汽车领域蔓延,如同很多手机产业链的公司也正在跨入汽车领域。作为一款全新移动终端的新汽车中,通信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例如在现场的“新汽车年终观察与思考”环节中,新汽车的概念正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同时轩辕之学创办人贾可认为网联化已经被智能化所融合。
科学作家Steven Johnson对于过去七年人类的创新形容总结为“珊瑚礁”,在多物种的生态环境下,通过竞争与合作才能长成美丽的珊瑚。创新不仅仅来自给予人们激励,还来自于创造一个让他们的想法能够相互交流的环境。GSMA的目标正在于成为业界汇聚一堂的桥梁,激发出更多创新想法。
而当通信、人工智能、不同行业开始融合,无疑也正在形成一片片新的“珊瑚礁”。本次活动现场GSMA发布的《运营商实践:AI大模型赋能垂直行业标杆案例集》,涵盖了政务、客服、工业、医疗教育、文旅、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的案例研究,展示了通信业融合之势下的新生态。
AI融合案例的涌现
“运营商的角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网络连接和基础设施提供者的角色,而是逐步向信息服务创新者、数据提供商以及智能服务提供商的多重身份迈进;利用自身在数据资源、网络覆盖及用户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并实践大模型技术在垂直行业的应用,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斯寒在报告开篇序言中写道,《运营商实践:AI大模型赋能垂直行业标杆案例集》站在运营商视角,深入分析了大模型在政务、客服、工业、医疗教育、文旅、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近20个最具标志性的案例。
例如,中国移动与水利行业深度合作,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开展了“四预”(预报、预警、预演和预案)防洪项目。该项目利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构建了高可用智能算力服务平台,大幅提升了水利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项目实现了水利系统的实时模拟、监控、预测和优化,增强了洪水态势推理预演效果,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防灾减灾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电信利用自研技术构建了四川方言人工智能多模态数据库,实现方言语音识别、合成等功能。这一技术在文化旅游、直播助农等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打破了语言沟通障碍,为文化传承搭建了桥梁。这不仅促进了方言的保护与传承,也推动了全球文化交流合作,为实现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中国联通开发的元景城市治理大模型旨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复杂问题。通过整合多元数据,该模型提供全面的洞察和预测,协助政府及相关部门科学决策。它不仅显著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效率,还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强了城市运营效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电信历史未终结
电信历史的终结与否,关键在于电信运营商如何迎接跨界融合的趋势。高同庆专门谈到了观念转变上的重要性:“要避免用2G思维干5G的工作,如果不把思想打开,人工智能时代将全是挑战。”同时,要让人才拥有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最终通过运营商的努力,可以把人工智能送到每个人的手上。李峻也表示:“要推动AI基础设施化的演进,只有人工智能变成像水电一样,才能消除数字鸿沟。”
发展人工智能,跨界融合将会变得更加重要,行业间的界限也将会变得更加模糊,不同行业间的特长会使人工智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GSMA推出的Open Gateway就构筑了一个行业内外的桥梁,通过提供通用访问接口,方便开发者更快接入运营商网络,为跨界合作创造了条件。
王建宙认为,应用创新是跨界合作的关键。相比基础设施网络与终端,应用创造的价值比重是最大,当前互联网公司市值远远超过设备商或电信运营商的事实就是例证。其中包括把人工智能大模型转化为实际应用,例如现在流行的智能体概念将会潜力无穷,智能体有机会按照人类的各种指令来操作各种App。XR设备的内容开发也需要关注,这类设备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新内容的产生。手机端侧大模型同样拥有巨大的生命力,本地的算力盈余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这一年我们改变了很多,而且在未来的路上还会继续改变。”斯寒认为电信的历史没有终结,因为2024年的种种跨界融合之变都在印证着查理·芒格的一句话:“在过去的任何一年,如果你一次都没有推翻过自己最中意的想法,那么这一年就算浪费了。”
电信业在改变,在融合。夕阳之后,跨界之时,或许也是一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