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资讯 >> 正文

瞄准铁路“信号升格”,成都大唐漏缆取得重大突破

2024年10月29日 17:15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命脉。2023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发布通知,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24年以来,5G网络建设从“广覆盖”加速向“深覆盖”推进,到24年底超过8万个重点场所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2.5万公里铁路和35万公里公路、150条地铁线路实现移动网络连续覆盖。

2024年,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大唐)在漏缆产品性能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产品传输效率和质量方面提升效果显著,给广大民众和客户带来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使用体验。

1) 打破传统,1-5/8”漏缆“信号升格”

大多数用户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手机有信号,但就是无法流畅上网,在乘坐铁路的旅途中,这一现象尤其明显,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上网体验。原因有很多,其中铁路车厢密封的铝合金结构车体,使得传统漏缆信号穿透率低,导致漏缆综合损耗较大,网速自然也就快不起来。传统的1-5/8”漏缆截止频率偏低,无法满足3.6GHz频段的5G高铁隧道信号覆盖,而采用低损耗1-1/4”漏缆,在350km的时速下,也存在隧道5G型号覆盖偏弱的问题。

成都大唐最新研发的1-5/8” 3.6G拓频漏缆,实现从2.7GHz向3.6GHz拓展,满足高铁场景信号升格的“刚需”,受到业界的密切关注。产品突破传统漏缆截止频率的限制,适用频段范围700-3600MHz,产品采用高频多模式传输和辐射,经测试场测试,350m系统综合损耗降低至92dB,显著降低了漏缆产品的系统综合损耗,提升高铁隧道信号的深度覆盖效果。

2) 轨道交通漏缆专用通信(安监消防无线通信系统)应用频段拓宽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以及应用场景的需求,现阶段无线通信系统更多采用安监无线通信系统 350MHz PDT(安监数字集群)通信+消防无线通信系统350~400MHz PDT 数字常规无线系统,频率配置也由350-370MHz拓宽至300-450MHz。成都大唐1-5/8”专用通信漏缆产品TR5042-B9应用频率范围为350-390MHz,该产品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将外导体槽孔类型由“双八字”调整为“四八字”,新开发的TR5042-B10漏缆产品,能有效避免TR5042-B9谐振频率点394MHz对应用频率的影响,将应用频段拓宽至300-450MHz,可充分满足安监消防无线通信系统对频率配置的需求,目前成都大唐已在即将开通的武汉地铁12号线项目中部署应用。

3)优化产品烟密度,安全性能大幅提高

在通信电缆领域,烟密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电缆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能。低烟密度的电缆在燃烧时产生的烟雾较少,有助于减少烟雾对人员疏散和救援行动的干扰,从而降低火灾造成的二次伤害。近年来,业界对漏缆烟密度的提升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通过优化漏缆材料与结构,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和传输效率。

成都大唐从护套材料、工艺优化和结构创新两个方面入手:材料优化:成都大唐和护套材料厂家联合开发新型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材料。该材料在燃烧时,阻燃填充剂释放结晶水,吸收大量热量;于此同时,脱水反应产生大量水蒸气,稀释可燃气体,阻止燃烧,在材料表面形成不熔不燃的氧化物硬壳,阻断聚烯烃和外界热氧反应通道,燃烧过程蔓延距离短,发烟量低,可以有效提高电缆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工艺优化和结构创新:优化漏缆产品的护套挤塑工艺和槽孔结构设计创新,提升护套挤塑质量,减少电缆的热量积聚,降低燃烧风险。成都大唐通过模拟分析和实验验证,对挤塑温区温度,水槽冷却方式,漏缆槽孔形状、大小及分布进行了多次优化调整,探寻最佳设计方案,使漏缆在保持良好信号传输性能的同时,并能有效抑制了烟雾的产生。

漏缆产品在武汉网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重复性验证测试烟密度合格,且产品的烟密度降低了5%以上。

近年来,成都大唐在传输效率、信号稳定性及使用安全性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这得益于成都大唐对技术创新的坚持。相比通信主设备,漏缆技术迭代不算快,但市场呼唤更高品质的产品,信号升格专项行动使得需求更加迫切。成都大唐持续推动产品迭代,和运营商展开深入合作,把握市场先机,在各类应用场景强化信号覆盖,为构建更高效、更可靠的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都大唐还有更多的新产品正在预研、开发、测试验证中。我们将根据产品成熟度和客户诉求,陆续推向市场,服务更多差异化应用场景。

编 辑:孙秀杰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李峻:只有当人工智能成为公共基础设施,才能普惠大众
精彩专题
2024中国算力大会
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中国信科亮相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