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运营商都把注意力放在大客户专线接入领域,高利润必然意味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如今大客户市场已经差不多被各大运营商瓜分完毕,家庭宽带市场也面临着提速不提价,增量不增收的局面。想要维持固网市场增长,必须找到新的潜力市场。
“蓝海”市场
2012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达到了5600万家,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8%以上,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非常巨大的作用,为中国新增就业岗位贡献是85%,占据新产品的75%,发明专利的65%,GDP的60%,税收的50%,所以不管是就业还是创新,还是经济发展都非常重要。但是中小企业的管理不规范、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全国近6000万的中小企业用户信息化率不足10%),极大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
自2005年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植政策,2012年提出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就包括“鼓励信息技术企业、通信运营商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信息化应用平台”。工信部举办的2013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信息发布会提出,2013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将继续发挥信息化服务商和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积极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切实解决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困难。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必将得到较快的发展,而新一代的信息化技术如云计算等,会越来越依赖高效稳定安全的互联网络,这一切为中小企业专线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相对于个人移动、家庭宽带,中小企业专线市场是ARPU值最高的市场,尤其是小微型企业由于数量众多更是典型的蓝海市场。因此为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运营商纷纷把眼光重新投入到中小企业市场,时下炒得火热的云计算,电信和移动都在做,联通集团也在组织集团层面的企业网关的集采工作。种种动作表明,中小企业市场已经成为各运营商争夺的新战场。
面临的挑战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解决中小企业专线接入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借鉴国外运营商的经验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引导慢慢地铺设而成的。如目前各大运营商都在大力部署的PON网络,由于其覆盖面广、易维护、平均成本低、较好的QOS保证,特别适合于承载中小企业的专线业务。另外对于少量对业务质量要求较高的不接受PON方式承载的中小企业客户,可以采用PTN或IP-RAN方式承载。这里只针对PON承载方式中电信运营商会遇到的主要问题加以概述,看看我们面对的这些挑战应该如何应对与解决。
“光进铜退”,从传统的ADSL,LAN接入向PON接入转变,从FTTB向FTTO稳步演进,由EPON向GPON逐渐过渡。
近年来由于受到经济、政策两方面的影响使得宽带提速加快,平均带宽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长。按照“十二五”成长规划,“到2015年末,城市家庭带宽将达到20Mbps,城市企业带宽将达到40M甚至100M。对于4M以上的带宽需求,原有大量使用的ADSL技术已不能够满足。必须采用PON方式接入。带宽需求的提升使得FTTB的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ONU逐渐下沉到用户侧,FTTO成为未来的中小企业专线的主流接入方式。而在PON技术的竞争中,GPON的高分光比,高下行带宽,与EPON近似的成本使得其在实际使用中逐渐胜出,成为FTTO的主流技术。
虽然经过了这几年的快速建设,PON网络已经成为主流接入方式,但在很多非新建的商务楼宇内,还是以铜线接入(ADSL,LAN)为主流.随着网络的发展,现有的铜线接入会逐渐被FTTO所取代,但在现有的五类线向光纤接入过渡过程中,用户终端设备通常无法同时兼容普通FE/GE和PON,势必会随着光纤的延伸带来终端设备的快速更替,使得运营商CAPEX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如何保证终端设备的平滑演进,是运营商降低CAPEX、保护投资的关键所在。
软交换向IMS过渡
随着固网移动融合趋势的确立,运营商的交换网从软交换向IMS逐渐过渡。(移动已经都是IMS,电信发达省份新增用户已经在用IMS承载,但老用户还用的是软交换。联通还处于软交换阶段)软交换以控制和承载相分离作为其主要特点,其协议主要有SIP和H.248协议。而IMS作为新的业务平台,IMS系统能够实现业务,承载和控制三者的分离。业务需求是不断变化和增加的,承载是多样化的,而控制功能是相对稳定的。三者分离可加速新业务的引入。但在IMS平台上广泛使用的IMSSIP协议还并未得到接入终端设备的普遍支持,尤其是固网接入方面支持的相对更差一些。然而IMS语音专线业务是未来中小企业语音专线的主流业务,如何在软交换向IMS演进的情况下保障语音专线业务能够不受到终端设备功能的制约,也是运营商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业务的开通与管理
对于中小企业客户,由于其数量众多且有一定的管理需求。要求对于业务的安装,开通,排障很方便。而不论是直接采用MDU设备,还是采用ONU+IAD+路由器设备,都需要较为复杂的安装流程,业务开通人员需要在客户侧做大量的配置和调试工作,安装效率较低。实际使用中由于PON网管管理内容相对较少,很难做到对于用户全面有效的管理,不利于提升运营商的专线服务质量。
如何满足企业特色需求,增加客户粘性,提升运营商收入
中小企业实际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种,内部共享上网(NAT)、企业建设网站、内部移动办公(WLAN)、出差移动办公(SSLVPN)、限速及流控(QOS)、分支点安全接入(IPSECVPN)、员工上网行为管理等。
运营商仅依靠提供管道获得收入,缺乏针对以上企业需求对专线业务进行价值填充,将来会越来越陷入增速不增收的困境。而且由于缺乏相应的企业特色服务,用户对电信运营商品牌的感知度较低,很容易因为价格因素转网。
中小企业专线智能接入终端—瑞斯康达企业网关
针对上述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瑞斯康达在运营商各类专线业务接入领域的经验积累基础上,深刻领会中小企业专线接入需求,打造了一系列企业网关产品,助力运营商开展中小企业智能专线接入。参与了三大运营商企业网关的规范制定并成功入围,多处中标,规模商用超过10万台。

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语音专线智能接入终端
中小企业客户属于三大运营商的集团或者政企客户,常见需求涵盖了大部分集团客户业务,例如互联网专线、固定语音专线、VPN、数据专线等业务。其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当属互联网和语音专线业务,根据中小企业客户要求的SLA服务等级及运营商网络的覆盖情况不同,专线业务的承载方式主要包括PON和PTN/IP-RAN,少数情况下会使用MSAP、MSTP或城域网数据通信设备+光纤收发器的方式。不管何种承载方式,企业网关作为智能接入终端不仅可以综合承载专线业务,还可以为互联网宽带接入填充许多有价值的企业特色服务。企业网关是一种高度集成的设备形态,集成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IAD、无线AP、3G/4G接入、VPN、上网行为管理等功能,并且可以做到端到端网管,具有普通网络设备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完美解决了运营商在中小企业专线接入领域中遇到的困难。
多种上联方式,支持接入网平滑演进
上行支持EPON,GPON,UPON(EPON/GPON自适应),千兆百兆光电以太口。下行以太接口可选3+1(3FE+1GE)或7+1(7FE+1GE)方式。在FTTB方式下,如果采用PON+LAN的方式进行专线接入,可用设备的GE接口实现上联,当PON网络随着带宽需求演进到FTTO阶段时,可使用设备的PON口直接上联OLT,这样不论网络如何演进,都可以避免用户接入设备的频繁更替,能够支持网络的平滑过渡,有效节省终端设备投入。
支持多种语音协议,支持核心网平滑演进
融合语音网关设备支持H.248,SIP,IMSSIP等语音协议,同时兼容软交换和IMS,因此核心网从软交换过渡到IMS的过程中不需更换中小企业语音专线接入设备,有效保证了业务的兼容性和终端设备的投入成本与维护成本。
快速部署,统一运维
支持模板定制,支持电信最新零配置开通流程(同家庭网关),解决快速开通问题。采用模板定制方式可将用户常用的相同配置项在出厂时就设置好,零配置开通流程可使运营商在开通时仅需输入逻辑ID及密码即可开通,无需配置,大大降低了开通难度,加快了开通速度。支持我司统一的网管平台,给不具备tr-069管理的运营商提供管理手段。
需求驱动,功能不断丰富
集成路由,交换,VPN,WLAN,NAT,端口映射,内网QoS,应用控制,网络统计功能,解决企业需求与运营商增收问题。路由交换为基本功能,NAT主要提供多用户共享上网功能;端口映射便于企业内部建立网站,提供WEB服务;VPN主要解决企业分支点与总部之间安全互联;WLAN可支持企业内部移动办公。
由于企业信息化需求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企业网关拥有开放的平台架构设计,能够及时满足企业客户的特色功能需求,在最终用户需求的驱动下,企业网关的功能会不断丰富,有助于运营商切实把握和满足用户真实需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PTN和联通电信IP-RAN的大规模部署,PON网络的大范围覆盖,为中小企业客户专线接入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支撑能力。瑞斯康达企业网关设备紧随运营商网络与业务的演变与发展,无缝接入、全面网管、提供综合的业务接入能力,在切实满足中小企业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填充专线价值、增加用户粘性、降低设备投资维护成本,助力运营商开展中小企业专线接入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