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打通药店最后一公里 葵花药业“葵之云”上线一月突破十万单

2025年1月16日 09:27  CCTIME飞象网  

作为一家大型品牌医药集团企业,葵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737.SZ)正逐步以数字化转型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

顺势而为 推进业务模式转型

近年来,医药电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网上药店终端药品的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网上药店终端药品销售额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28.46%,持续双位数增长。2024年上半年,网上药店的药品市场继续有双位数增长,合计销售额超过360亿元。

面对医药行业大环境、国家政策的变化以及消费者购药渠道的多样化,尤其是网络购药的常态化,葵花药业深刻认识到传统销售模式已难以满足公司未来发展需求。经过深入调研,葵花药业决定启动全面覆盖营销、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等多领域的战略转型计划 ——“焕新工程”,在改进现有业务流程的同时,拟构建一个以数据为中心、更加灵活高效的运营体系,实现公司业务模式的跨越。

据悉,该转型计划的关键点在于开发建设“葵之云业务平台”,通过“葵之云”APP的桥梁作用来连接葵花业务人员和配送商之间的业务信息交互。

立足“葵之云” 实现业务全流程数字化

基于平台须具备日处理万级订单的能力、全国200家合作商业“葵之云”接口的需求、业务员人员实名认证等核心功能诉求,以及对业务员的使用体验、商业协作的实时性、动态库存的管理和为公司管理层提供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功能的兼顾,葵花药业团队攻坚克难,仅用时三个月,实现了“葵之云”APP设计到上线的全过程。

依托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葵之云”成功实现了从前端销售到后端供应链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公司的运营效率和服务品质。通过“葵之云”,公司有效减少了药店与供应商之间的中间环节,降低了药品的进货成本,实现了直接对接,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其药品集散平台的模式,有望打造出药品界数字化新标杆。上线仅一个月时间,“葵之云”便已创造了超过十万单的业绩。

对公司一线销售人员而言,“葵之云”提供了直观易用的操作界面,方便其随时掌握个人业绩情况,灵活调整销售策略。借助大数据模型与云计算技术,APP可对销售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形成实时 “数据展示大屏”,为公司的客户拓展、团队管理、人力资源调配以及库存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极大地赋能了销售工作。

自“葵之云”APP 上线运行后,葵花药业持续创新,进一步开发出动态库存管理功能。通过每日凌晨定时读取所有商业仓库库存,当日实时计算下单数据以进行库存控制,商业公司每日取消订单的占比从上线初期的10%左右显著降至4%左右。

技术赋能 数智化塑造高质量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突破,数字化正赋能我国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及智能技术在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下,建立更先进、更高效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可以加速产品进入市场、改善运营以获得更高效益;可以对生产信息做收集整理,在问题出现时做出快速有效的响应;可以建立健全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以满足来自市场客户、监管及企业内部日益严苛的质量管理要求。

具体到葵花药业主攻的OTC药品市场来看,由于该类药品在流通性上限制较小,加之消费习惯的线上化迁移驱动。业界普遍认为,在数字化转型助力下,OTC药品渗透率有望呈现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葵之云”APP的推出,对常用药公司、对葵花药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运营效率提升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它不仅实现了营销管理各环节的数据可视化,使得企业决策更加科学、高效、精确,同时简化了复杂流程,改变了员工的工作模式,促进了跨部门之间的高效协作。

“葵之云” APP 不仅是 “焕新工程” 的重要落脚点,更是葵花药业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将助力其向更高层次的数字化转型目标稳步前进。

葵花药业此前亦在公众号文章中表示,公司“葵之云” 平台将继续打造更智能化的数据管理分析工具,简化问题解决流程,加强用户交互体验,增强客户黏性,助力葵花药业向更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目标迈进。而葵花药业能否以“葵之云”为落点,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值得期待。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信通院汤立波:“5G+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精彩专题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
2024年度中国光电缆优质供应商评选活动
2024全球6G发展大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