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灵宝CASBOT夺得仿生机器人大赛双第一

2024年12月2日 17:01  CCTIME飞象网  

国内仿生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专业赛事--2024年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总决赛,日前圆满落幕。灵宝CASBOT团队在此次大赛中以出色的表现一举斩获:人形仿生机器人赛道作业赛第一名具身智能大模型赛道工业场景第一名人形仿生机器人赛道竞速赛第三名和其他仿生机器人赛道(五指灵巧手)创新能力优秀团队,共计4个奖项。

真实比拼,实力论英雄

本次大赛共设置了四大赛道:人形仿生机器人赛道、多足仿生机器人赛道、具身大模型赛道和其他仿生机器人赛道。充分体现了当前仿生机器人领域的发展重点。本次比赛,共有52个团队的56款机器人参与角逐,其中,灵宝CASBOT参加了包括人形机器人、具身大模型和其他仿生机器人三大赛道中的四个赛项,并全部获得了优异成绩。

人形赛道的作业赛现场,灵宝CASBOT轮臂人形机器人团队选择了全自主模式,以及难度最高的球形门把手5KG的最大重量搬运任务。轮臂机器人CASBOT W2以其160厘米的适中身高和36厘米的窄身设计,展现出优雅的身姿和卓越的窄通道通过能力。

CASBOT W2搭载了四轮四驱底盘和14自由度的双臂,配合带触觉感应的五指灵巧手及升降机构,机器人能够在不同高度上灵活执行精细操作。此外,机器人还能进行多模态人机交互,执行开门、搬运物品、叠衣服等任务,通过智能能源管理单元PMU,机器人实现了高效运行和稳定性能,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优秀的任务执行能力和灵活的运动能力。

在具身智能大模型赛道,灵宝团队瞄准工业场景任务。比赛现场,CASBOT W1通过识别人类语音指令理解并分析任务,CASBOT W1配备了先进的RGBD相机、3D触觉传感器、6D力传感器、激光雷达和IMU,提供全方位的环境感知和精确的力触觉反馈。算力上,搭载了英伟达的高性能计算芯片,确保了复杂算法和具身大模型的流畅运行。电气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主控制器、传感器接口、关节通信和能源管理等模块。最终以排名第一的成绩完成了搬运、分拣、扫码和贴标签等比赛任务。

具身大模型赛道反映了当前AI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通过在工业和家庭两大典型场景中开展技术验证,既确保了研发方向的实用性,又为未来发展预留了想象空间。

人形仿生机器人赛道比拼人形机器人的快速运动能力,通过搭建40m的平整场地来比拼人形机器人运动速度。决赛现场,灵宝CASBOT SE人形机器人以自然拟人的直膝行走步态,展现了扎实稳健的运控能力和出色的动态平衡技术。最终,灵宝CASBOT SE机器人凭借卓越的表现,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其他仿生机器人赛道中,灵宝CASBOT仿生灵巧手团队出征,展示了弹钢琴和打螺丝两项精细化作业能力,不仅凭此获得创新能力优秀团队奖,比赛现场还引发众人驻足观摩。灵宝CASBOT五指灵巧手基于自主研制的一体化伺服推杆组件,适应不同行程、不同载荷需求,实现了关节整体结构紧凑。通过复合连杆驱动方式,实现高可靠性,大承载力。全掌采用触觉传感器布局,覆盖指尖、指腹、掌心的完整接触区域,实现接近觉、力觉、压觉、滑觉的融合感知,基于位置+电流+完整触觉信息的高精度检测与融合实现柔性可靠的抓握控制。

灵宝CASBOT五指灵巧手整手重量800g,负载能力5kg,具有高强度、高刚度、低自重的特点,能够适用工业装配的高精度作业。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灵宝CASBOT刚刚发布的通用类脑智能机器人CASBOT 01就搭载了这款灵巧手。作为联想“火种计划”的首个重点合作单位,灵宝CASBOT通过联合展台的形式参与到本届链博会中,通过CASBOT 01展示了AI与传统产业双向赋能的创新模式,成为了这次链博会数字科技展区的一大亮点。

CASBOT 01展示的不仅有先进制造能力,更是强大的智能AI技术,它将被用来赋能传统制造业。在精密仪器的生产中,通过机械手的数字化控制,可以将联想笔记本装配线的决策效率提升30%,工作流程周期缩短50%。与此同时,联想的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也推动着灵宝的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技术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多个环节的实践应用,加速灵宝机器人产品的落地与创新。

灵宝CASBOT团队作为融合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的代表,凭借夯实的技术实力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放眼未来,仿生机器人技术作为新时代前沿科技,将持续赋能于更多应用场景。而灵宝CASBOT也将坚持研发与商业化并行,让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技术服务于真实场景,并最终和每个人走进每个家。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王晓云:6G已经进入面向产业技术创新的全新阶段
精彩专题
2024中国算力大会
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中国信科亮相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