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测试成绩比肩奔驰S级,问界新M7获得“双G”成绩

2024年11月5日 10:25  CCTIME飞象网  

  近日,懂车帝进行的一次30辆热门车型的碰撞测试颇受关注。测试车辆类型丰富,上到百万级迈巴赫S、奔驰G级、路虎揽胜,下到5万级五菱缤果、吉利帝豪。测试内容包括40%重叠正面碰撞(64km/h)、70%重叠追尾碰撞(80km/h)、30%重叠钻入卡车碰撞(56km/h),3个项目共90次碰撞测试,成绩出来后引发轩然大波。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测试问界新M7的整体表现优异,是奔驰S级以外唯一获得“双G”的车型。据悉,按照 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等国内主流评价方式,优秀为(G)、可接受为(A)、一般为(M)、差为(P)。

  测试取得“双G”成绩,问界新M7安全实力比肩BBA

  从本次懂车帝的测试,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在碰撞测试的部分项目中甚至超越百万豪车,成绩优异。具体来说,在40%重叠正面碰撞和70%重叠追尾碰撞项目测试中,除了奔驰S级以外,只有问界新M7取得了“双G”成绩,表现优异,安全实力媲美BBA。

  据了解,40%重叠正面碰撞是车辆以车速64km/h进行正面40%偏置重叠角度位置偏压碰撞,这当中主要评价指标有约束系统、假人运动、假人伤害、车辆结构和车辆救援四个方面。根据成绩来看,自主品牌当中表现最好的是问界M7,碰撞之后,车头受力点相对较多的纵梁、副车架、防撞梁等起到了溃缩吸能作用,约束系统(气囊)全部引爆,而且双闪、车门解锁包括SOS均表现正常,假人运动和假人伤害方面也获得G级评价。

  此外,70%重叠追尾碰撞是移动壁障以80km/h进行正面70%偏置重叠角度位置追尾碰撞,这主要评价指标有车辆结构、燃油系统、电池完整性三个方面。问界新M7同样表现优秀,取得了不错的碰撞成绩。

  优异测试结果背后,问界新M7拿捏主被动安全

  众所周知,静态场景下,影响车辆碰撞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车身用料和安全结构设计,测试结果优异的车型,两者缺一不可,比如问界新M7。从这个维度来看,问界新M7 Ultra这款车采用笼式车身结构设计,全车潜艇级热成型钢占比达到24.4%,全车高强钢和铝合金占比达到80.6%,优于宝马X5L的75%,传力结构为前端三层的碰撞力传导结构设计,优于宝马X5的两层,被动安全性能良好。同时,问界新M7 Ultra前舱采用铝合金双防撞梁,高强度A柱应用4层钢板结构与CBS复合材料,门槛梁采用9个超强防护腔体结构打造,车身结构增强,不怕撞,更安全。

  而在测试场之外,复杂的交通环境也考验着我们的安全。除了被动防守以外,车辆具备良好的主动安全能力也能在关键时刻“救命”。问界新M7落地安全是最大的豪华的理念,除了信得过的被动安全之外,搭载HUAWEI ADS 3.0,具备全向防碰撞功能。其中,前向AEB最高生效范围4-150km/h,刹停时速提升至120km/h。可主动识别水马、成排锥桶、路沿等障碍物,让出行更安全放心。

  有车主在高速公路上遇到紧急情况时,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及时介入,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还有的车主在转弯时,车辆通过预警系统提前识别了行人,确保了行人与车辆的安全。这些真实的故事,验证了问界新M7系列在智驾安全方面的卓越性能。据统计,截至2024年10月14日,鸿蒙智行主动安全避免可能的碰撞次数77.9万次,让更多人安心出行。

  正如车主所言,平常的一天,就是最好的一天。问界新M7系列正在通过智驾安全为用户提供更安全、舒心、便捷的用车体验,用硬核的被动安全护航每一程出行,践行国民SUV问界新M7“主动被动都安全”的承诺。相信经过此次测试,更多人将会看到问界新M7的产品实力。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王晓云:6G已经进入面向产业技术创新的全新阶段
精彩专题
2024中国算力大会
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中国信科亮相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