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罗马仕发布 MagTrinity 磁吸技术,打造磁吸新势力

2024年9月19日 11:34  CCTIME飞象网  

当下,无线充电已逐渐融入日常生活,被广泛运用在3C电子领域,诸如手机、蓝牙耳机、智能手表手环、电动牙刷等各类电子设备,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便利功能。

作为智能设备充电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充电技术正持续演变和创新。特别是基于无线充电技术衍生的磁吸充电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罗马仕,作为业界领先的充电品牌,近期对外发布了新一代磁吸技术-- MagTrinity 三位一体磁吸技术(以下简称: MagTrinity 磁吸技术),并同步推出了搭载该技术的罗马仕磁吸充电宝新品。

据悉, MagTrinity 磁吸技术与磁吸充电宝新品是专为苹果用户,尤其是苹果多设备用户所量身定制。两者的出现成功打破了不同品牌、型号设备之间的磁吸壁垒,真正实现了多设备兼容。本文将以 MagTrinity 三位一体磁吸技术与磁吸充电宝新品作为切入点,简单探讨磁吸充电技术在手机充电中的应用表现,以及这一产品发布对整个充电行业的影响。

提及磁吸充电技术,苹果公司无疑是这一领域的先驱。早在早期,苹果公司便基于无线充电技术开发出 MagSafe 磁吸式无线充电技术,该技术通过磁吸方式将设备与充电器紧密结合,实现了更快速、更便捷的充电方式,为苹果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充电体验。

2020年,苹果公司再次推出了搭载 MagSafe 磁吸充电技术的 iPhone 12系列。这一技术通过磁吸方式连接手机和外接电池,不仅创新了手机充电方式,还大幅提升了充电效率和用户体验。这标志着手机磁吸充电方式的诞生,并由此推动了磁吸充电技术的实用性和市场影响力,此外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磁吸技术发展至今,市场上出现了琳琅满目的磁吸充电技术与相关产品,罗马仕新一代磁吸解决方案-- MagTrinity 磁吸技术与磁吸充电宝新品能从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就在于:打破磁吸壁垒,真正实现了多设备兼容。

首先从技术上看, MagTrinity 磁吸技术作为罗马仕独家新一代的磁吸解决方案,拥有独特的三重设计:智能磁吸、高效率无线能量传输以及全方位的保护机制。该技术采用先进的电磁感应原理与优化的电路设计,实现了快速而稳定的电力传输。同时,内置了智能芯片能够自动识别设备类型,调整至最适充电功率,既保障了电池健康,又避免了过热风险,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真正打破了不同产品间的磁吸壁垒,支持多设备磁吸。

其次从产品上看,磁吸充电宝新品搭载 MagTrinity 磁吸技术,通过改造磁吸盘设计,达到不再局限于充手机,还可为 Apple Watch、Airpods磁吸充电,同时匹配到合适的功率和频率为不同设备进行充电。对于产品的磁吸力方面,罗马仕磁吸充电宝新品也做了重要升级,相对于市场上大多数同类产品的 10N 磁吸力,磁吸充电宝新品则升级到了15N,相当于能够悬挂1.4公斤的重量,磁吸力明显优于市场上同类产品。这使得磁吸充电宝新品在充电的稳定性、便利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对于苹果多设备用户而言,磁吸充电宝新品在满足多设备充电的基础上,兼具外观轻巧便携,能轻松放入口袋或包包,携带无负担;拥有 10000mAh大容量,足以应对长时间的外出需求;它的出现,不仅是一个充电宝,更是一个能够完美适配苹果多种设备充电的解决方案,为苹果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磁吸充电宝新品还应用了罗马仕独家“一线三充”专利技术,使其也能兼容市面上主流的安卓设备,甚至能够为一些手持智能产品和智能穿戴设备提供充电支持,真正实现了一机在手,所有设备充电无忧的便捷体验。这种广泛的兼容性,使得用户无论使用的是苹果还是安卓设备,都能轻松应对。

罗马仕MagTrinity 磁吸技术和磁吸充电宝新品的推出,不仅是对苹果 MagSafe 技术的一种“延续”,更是对其充电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创新实践。这项技术与产品的结合,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充电选择,也为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罗马仕未来将持续积极探索新的充电解决方案,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创新技术的推出,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体验。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邵广禄:面向AI大模型的智算集群及网络的实践和展望
精彩专题
CES 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飞象网2023年手机评选
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