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新技术试验卫星0001至0004星送入预定轨道。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手机宽带直连卫星、天地网络融合等技术试验验证,将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卫星互联网蓬勃发展
前不久,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信息显示,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使用Ka等频段载荷,主要为用户提供宽带通信、互联网接入等服务。前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创新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管理方式,批量颁发了空间无线电台执照和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为卫星互联网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卫星互联网重要性日益凸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涛认为,卫星互联网是“下一代的互联网”,它能让信息更通畅、高速,让网络覆盖更广泛的环境,在解决偏远地区网络覆盖、实现应急通信、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抢先布局卫星领域展实力
当前,卫星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技术上不断突破,通信容量增大、时延降低。在全球科技竞争的浪潮中,中国以前瞻性的眼光和果敢的行动力,抢先布局卫星领域。凭借强大的科研实力与不懈努力,稳步推进卫星技术研发、星座组网建设。在2024年这一年,累计发射运载火箭68次,占全球发射数的26%,发射次数创历史新高;三大电信运营商积极布局卫星互联网相关业务,推动卫星通信技术研发应用;中国星网“GW星座”与上海垣信“千帆星座”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据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发布的《天通卫星终端产业发展年报(2024)》显示,目前支持直连天通卫星功能的手机终端达25款,覆盖品牌包括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中兴等,相关机型的累计销量已超1600万部(注:购买了相关机型的用户不一定都开通了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目前,天通卫星已与4家全球知名电信运营商达成合作,支持当地用户在不换卡、不换号情况下拨打卫星电话、发送卫星短信。
未雨绸缪:筑牢卫星互联网安全基石
当前,国内卫星互联网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但业内专家认为,卫星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应提早受到重视。
例如,在物联网应用中,从电塔塔基监测到输电线路覆冰监测,都可以通过卫星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中间过程如何确保信息传输的安全,也至关重要。面对此类复杂且多变的安全难题, 盛邦安全科技集团董事长权小文指出,卫星互联网通过密码定义网络边界,实现不同用户的网络隔离,而传统互联网中采用的安全手段在卫星互联网上难以奏效。“应通过新型的加密技术,重新定义网络边界与用户身份验证机制,让卫星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卫星互联网供应链由多个紧密相连的环节构成,一旦任一环节出现安全漏洞,都可能触发系统性风险。因此,业内专家认为,还应建立卫星互联网态势感知平台,实现对卫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数据管理、态势分析、风险评估及快速响应,从而全方位保障卫星互联网的安全、稳定与高效运行。
此外,卫星互联网的建设发展还需长期布局。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于远航指出,卫星互联网发展主要依靠低轨卫星。低轨空间有多大,决定了可部署的卫星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