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编程猫发起全球AI Day:中国教育科技企业站上国际治理舞台

2025年3月8日 14:48  CCTIME飞象网  

3月7日,一场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线上仪式,让全球教育界与科技界的目光聚焦于中国深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编程猫联合发起的首届“AI Day人工智能日”正式启动。来自摩洛哥、科特迪瓦、肯尼亚等国的政府官员、师生代表,与UNESCO非洲优先协调处处长Mohamed Elfarnawany、摩洛哥王国数字化转型与行政改革部长级代表Amal El Fallah Seghrouchni 教授、联合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IITE)主任展涛、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馆政治处负责人王亦杰、及多国办事处负责人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Firmin E. Matoko宣布,从2025年起,每年3月9日将成为全球AI教育行动的“发令枪”,而这一日期恰是编程猫成立十周年的生日。

这场国际合作的背后,是中国教育科技企业首次以核心参与者身份,深度嵌入全球教育治理体系。从编程工具研发到跨国人才网络构建,编程猫的十年探索,正在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教育公平提供“中国方案”。

十年拓荒:从“深圳初创”到全球教育公平加速器

2015年,当李天驰与创始团队在深圳出租屋里敲下第一行代码时,编程教育在中国尚属“无人区”。十年间,这家企业的成长轨迹与全球AI浪潮形成共振:在2016-2019年,编程猫以“AI双师课堂”突破师资瓶颈,将编程教育带入全国超11000所中小学,覆盖百万欠发达地区学生;而2020-2022年期间,编程猫推出点程云SaaS平台,为45000所学校提供数字化管理工具,同步完成100,000名信息科技教师培训;自2023年至今,编程猫与深圳蛇口育才、广东实验中学等顶尖学府共建拔尖人才计划,构建“普惠筑基+竞赛拔尖”双轨体系,通过“强基计划”向清华、北大等高校输送优秀学员。

“编程猫证明了技术创新可以成为教育公平的加速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Firmin E. Matoko在启动仪式上评价道。这一论断在非洲大陆得到验证——据联合国教科文数据,编程猫提供的自研编程软件和课程支持已在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学校试点,帮助当地教师将编程课开设成本降低70%,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接受编程教育并使用工具。

技术普惠+精英网络:AI教育的“攻守辩证法”

首届AI Day的两大核心动作,揭示了编程猫对AI教育矛盾的破局逻辑:在技术普惠侧,编程猫新发布的“点猫人工智能教育平台”搭载DeepSeek大模型,实现教育场景的“智能化”——教师备课时间从平均3小时可压缩至最短40分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诊断报告生成效率更是得到提速。平台内置的合规审核机制与数据加密技术,则为校园智能化转型构筑“安全护城河”;而在精英培养侧,编程猫与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共建了全球首个IOI金牌俱乐部,首批吸纳近40名全球金牌得主,这一顶级人才池将承担双重使命:一方面,成员将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战略级课题;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导师”计划向编程猫学员传授竞赛经验,形成“以赛育才”的闭环。

人工智能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竞争,但人才不应只是金字塔尖的“极少数”,编程猫创始人兼CEO李天驰曾这样表示。这种“双轨制”背后,是更具野心的布局——通过“点猫人工智能教育平台”降低全球AI教育门槛的同时,用金牌俱乐部集聚顶尖智力资源,既解决“面”上的公平问题,又突破“点”上的技术封锁。

“这是跨越国界的技术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将重新定义未来十年的AI人才竞争格局。”IOI主席陈顺德评价道。而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而言,选择与中国企业深度绑定,或许正是看中其“技术普惠+精英输送”的双重能力——在非洲、东南亚等地的教育数字化进程中,这种模式既能快速铺开基础设施,又能为本土保留高端人才火种。

在这场全球AI教育变局中,编程猫的十年探索提供了一个关键启示:当技术革命加剧数字鸿沟时,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成为“连接器”与“平衡者”。正如李天驰在启动仪式上的宣言:“AI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应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语言。”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精彩专题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