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 人口发展事关国计民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趋势愈发显著, 如何优化生育支持政策、提升生育意愿,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今年全国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58 同城董事长兼 CEO 姚劲波再度聚焦民生关切, 提交了《关于稳定我国人口规模》的建议。姚劲波认为, 生育率和人口规模是影响我国前景最重要的因素。他建议, 从法规建设、统筹协同、补贴减负、托育教育、氛围营造五大维度入手, 切实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解决育龄家庭的后顾之忧。
加强顶层设计, 将人口规模稳定在 10 亿以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并提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一背景下, 姚劲波建议, 在尊重生育自主前提下, 将稳定人口规模作为首要目标,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现行《收养法》规定的收养门槛较高, 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姚劲波呼吁, 取消收养人无子女规定, 允许收养人按意愿收养多子女, 保障被收养子女与亲生子女同等落户、受教育权益。此外, 当前官方的生育政策表述限制在三孩, 因此姚劲波建议, 将“生育支持政策不限孩次”明确写入文件, 给社会传达提振生育率的积极信号。
“低生育率是复杂的综合性社会问题, 需全方位变革才能解决。”姚劲波举例称, 韩国在 2024 年宣布进入“国家人口危机紧急状态”后, 设立人口战略企划部统筹应对低生育率和老龄化问题, 这一举措使得韩国的生育率略有回升。因此, 他建议综合部委增设人口职能管理,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或建立国家层面的“人口发展委员会”, 将人口规模稳定在至少 10 亿以上。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减轻家庭育儿负担
“生娃、养娃成本高。”“生了孩子谁来带?”近年来, 国家持续探索生育补贴制度, 以“真金白银”破解这道民生难题。去年 10 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从 4 个方面提出一揽子生育支持措施。在今年的建议案中, 姚劲波也从减轻养育压力、营造社会氛围等方面, 提出多条有温度的建议。
为破解“想生不敢生”痛点, 姚劲波建议, 通过发行超长期国债等筹集资金设立国家人口发展基金, 对多孩家庭实施补贴; 对养育家庭的社保、所得税、购房土地出让金等按孩子数量实行累进制减免, 例如二孩减半, 三孩及以上全免; 将个人养老金账户基础额度与生育情况挂钩, 企业可为在职生育员工缴纳的社保费用享受更高税前扣除。除了减轻生育成本, 姚劲波呼吁, 改善鼓励生育的医疗制度和社会氛围的营造。他建议, 加大对无痛分娩技术的支持力度, 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并对医院孕产科室给予资金补助, 争取实现孕产服务全部免费。
如何兼顾工作和带娃, 是许多双职工家庭面临的困扰。据姚劲波观察, 托育和教育压力是生育意愿低迷的主因之一。他建议, 加大 0-3 岁托儿服务投入, 实现 3-6 岁学前教育全覆盖, 将义务教育延伸至高中, 缩短小学到高中教育时间至 10 年, 实现 0-16 岁托儿和教育费用全免。当前, 青年就业压力较大, 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结婚和生育决策。对此, 姚劲波建议, 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结婚低息贷款, 生育一定数量子女后退还利息, 减轻经济压力来促进婚育。
提高生育率既呼唤顶层设计的进一步完善, 也离不开社会全方位的支持。一直以来,58 同城积极探索如何通过自身平台优势, 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无论是提供优质保姆、月嫂、育儿嫂服务, 解决“一老一小”看护难题; 还是汇聚多元名企, 助力求职者“就业有岗”,58 同城都以切实服务为用户创造更多可能。未来,58 同城也将持续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为增进民生福祉贡献应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