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延续安全性能 5A 级认证实力,问界新M5 Ultra现已开启预订

2025年3月4日 10:32  CCTIME飞象网  

随着汽车消费观的不断变化,在汽车的众多性能指标里,底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常常被消费者忽视,却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一次出行。在日常驾驶中,误撞路缘石、高速过坑、倒车剐蹭等场景屡见不鲜,这些看似普通的操作却可能对车辆底盘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如何让用户在复杂路况下依然安心驾驶?问界M5用实力给出了答案。

近日,问界M5斩获中汽中心工程院颁布的“抗路面冲击(误用)安全性能挑战证书”,成为行业首个以5A成绩通过该认证的车型。这一成绩彰显了这款车卓越的底盘实力,也为用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与省心。

问界M5扛得住严苛考验,真实展现底盘卓越实力

中汽中心工程院的“抗路面冲击(误用)安全性能认证”测试绝非走过场,其精心设计的8大科目测试,几乎涵盖了日常驾驶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噩梦”状况。比如,模拟90°撞击路缘石,这一角度在实际驾驶失误中并不罕见,却对车辆底盘冲击力极大;高速过方坑,车辆在瞬间承受的压力远超想象;还有倒车剐蹭等场景,可以说是从各个刁钻角度考验车辆底盘的坚固程度。

在这些高难度测试中,问界M5的表现堪称优秀。车辆顺利通过了抗路面冲击(误用)性能挑战认证的8种常规工况测试,无更换任何零件,车身结构无一丝变形,外饰完好无剐蹭痕迹。这样堪称完美的结果,凸显了问界M5的卓越实力,也为消费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扎实用料铸就抗造底盘,赋予安全用车体验

问界M5之所以能在严苛测试中脱颖而出,与其扎实的底盘用料密不可分。问界M5采用的同级唯一的全铝合金底盘就极具竞争力,再搭配前双叉臂+后H臂多连杆独立悬架,这种结构在分散冲击力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在面对路面冲击时,控制臂弯矩能降低,抗冲击能力也随之提升;双叉臂悬架可以在车辆转向时提供更好的侧向支撑力,精准控制车轮运动轨迹;后H臂多连杆独立悬架则能更细腻地处理来自路面的各种力,让车辆在颠簸路面行驶时,四个车轮都能紧紧贴合地面,保证操控稳定性。

此外,在车身关键部位,问界M5采用高强度钢板进行包裹,这如同给车辆关键部位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在过坑洼路面时,能有效防止车身变形,确保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空间不受影响,真真切切地成为了移动的安全堡垒。即使在高速过坑时,车身也能保持稳定,避免变形,为用户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简而言之,这种稳定性和可靠性,让用户每一次出行都更加安心,无论是城市通勤还是自驾游,都能让驾驶者和乘客享受舒适、安全的旅程。

硬核实力,为用户提供安全与省心

当然,抛开产品本身,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问界M5的这一成绩意义非凡,最直观的益处就是让用户更省心省钱。比如,车辆因误操作导致底盘损伤的风险降低了90%,对于广大车主而言,这意味着车主不必再为一次不小心的驾驶失误而担心高昂的维修费用。以往,其他车型可能因为一次底盘剐蹭,就要花费数千甚至上万元维修,而问界M5大幅降低了这种风险,实实在在地为用户减轻了经济负担,让每一次出行都更加安心无忧。

问界M5凭借在中汽中心严苛测试中的卓越表现,展现了其底盘抗冲击性能的硬核实力。从高难度测试下的零损伤成绩,到扎实的底盘用料,再到为用户带来的省心与安全感,每一个细节都印证了其在底盘安全性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对于注重车辆综合性能,尤其是底盘可靠性的消费者来说,问界M5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更令人关注的是,近日开启预售的问界新 M5 Ultra,在延续底盘优秀基因的同时,带来颜值、智驾、驾控、安全、座舱五大升级——新增幻影紫与零度白配色,彰显时尚潮流;搭载192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智驾能力更领先;还配备舒适制动,全向AEB防碰撞功能,以及全新升级的“女王副驾”座椅支持无缝四向腿托等豪华配置,切切实实大幅提升了产品力。

而在这关键时机,问界 M5 获得中汽中心的权威认证,无疑是为新 M5 Ultra 的预售增添了强大助力。毋庸置疑的是,问界新 M5 Ultra凭借 23.8万元起售价,多方面实力优越,或将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精彩专题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