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第三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 东部大区赛成功举办

2025年3月3日 11:22  CCTIME飞象网  

第三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以“光筑新质,智领未来”为主题,征集案例覆盖了全国340个地级市和地区,辐射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大部分领域和方向,技术融合不断深化,新应用新模式持续涌现。东部大区赛作为“光华杯”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9个省市,报名参赛案例超过6500个。2月24-27日,第三届“光华杯”东部大区赛在上海举办,经过复赛、决赛,最终共评出一等奖20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35项,以及创新示范奖和应用示范奖。

2月28日,东部大区赛颁奖仪式在上海成功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网络发展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梅杰,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戴斌,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徐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为活动致辞。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东方有线、上海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院、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网络发展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梅杰致辞

梅杰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光纤网络基础设施,形成了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光通信产业体系。他指出,要按照“建、用、研”统筹推进的原则,持续推进千兆光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一是坚持系统部署,夯实网络底座,统筹布局千兆光网、5G和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万兆光网试点部署;二是坚持创新引领,加强技术研发,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突破;三是坚持示范带动,深化应用赋能,推动千兆光网应用规模化、多样化发展。

图片2.png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戴斌致辞

戴斌在致辞中表示,上海组织实施“光耀申城”行动计划,扎实推动千兆光网基础设施能力建设,“适度超前”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取得了显著成绩。他对下一步重点工作做出期许,一是构筑技术攻坚新高地,成立“揭榜挂帅”攻关队,支持科创联合体建设,争取原创突破;二是开辟应用示范新赛道,面向金融、医疗、制造领域,培育一批示范性应用;三是共筑生态协同新格局,构建“万兆联算”协同体系,打造跨域光网安全试验场,培育上海经验。

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徐方致辞

徐方在致辞中指出,上海积极加强政策引领,持续推动千兆光网建设应用,取得了积极成效。面向未来,她强调,上海将充分发挥千兆光网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赋能作用。一是加快千兆光网部署,开展万兆光网试点,推进全光接入网向用户端扩展,提高端到端业务体验。二是加速应用场景推广,服务全社会转型升级,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三是加强产业链协作,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加快核心设备研发产业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致辞

敖立在致辞中指出,上海作为全国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始终走在千兆光网发展前列,在全球率先探索50G-PON技术应用试点,为全国贡献了宝贵的“上海经验”。第三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东部大区赛落地上海,将进一步发挥上海在智能制造、金融科技、航运物流等领域的产业集聚优势,培育本地特色应用场景,促进数实深度融合,为全国推进光网络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板。

在颁奖仪式环节,相关领导嘉宾分别为本次东部大区赛一、二、三等奖的获奖案例团队颁奖,并由获奖优秀案例代表围绕千兆光网建设和创新应用等方面分享了实践经验。随后,来自行业领域的专家就千兆光网高质量发展作主题分享,加速推动千兆光网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创新。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上海市50G PON多模演进行动倡议发起仪式,在上海市相关主管部门指导下,中国信通院、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东方有线等产业链相关企事单位共同发起上海市50G PON多模演进行动倡议,合力推进上海在50G PON多模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及场景化应用中取得突破,助力“光耀申城”。

图片6.png

上海市50G PON多模演进行动倡议

第三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东部大区赛颁奖仪式圆满举办,不仅展示了千兆光网的广泛应用,也形成了良好的标杆示范效应。下一步,“光华杯”千兆光网创新应用大赛将聚合产业链各方力量,通过优秀案例的集中展示和分享,不断形成创新示范的良好氛围,推进网络演进新技术的突破与融合,推动多场景、多业务应用示范,带动核心技术和产业能力提升,不断筑牢行业生态赋能根基,持续助力我国千兆光网深入赋能千行百业,助推我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精彩专题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