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资讯 >> 正文

广州“AI引擎”全速启动:探秘“12218”体系下的智慧城市新生态

2025年3月28日 22:54  CCTIME飞象网  

飞象网讯 在“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广州正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蓝图,全力推进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3月26日,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简称“广州算力中心”)组织20余家媒体代表,走访侨银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电运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广州算力中心机房,揭开“造车健城”四大AI赛道的创新实践。从无人环卫到智慧医疗,从智慧交通到数字金融,广州的AI生态已悄然改变城市的每一寸肌理。

全域数智化服务,精准治理城市“毛细血管”

作为中国城市运营服务领军企业,侨银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侨银股份”)以AI技术破解行业“高龄化、高危化”等难题。其自主研发的L4级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矩阵(1吨级室外综合作业机器人,半吨级园区作业机器人,室外巡逻配送一体化机器人,室内商超及工业场景清洁机器人等系列),已覆盖市政道路、园区、商超等多场景,通过机器视觉与激光雷达协同,能够实现复杂城市环境中的障碍物识别、自动避障、窄路收刷通行、多模式清洁、自动充电以及一键任务分发等功能,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不为替代现有人力,而是解决行业人力短缺的社会矛盾。”侨银人工智能部门负责人梁骏指出,智能城市服务装备的推出,有效解决了一线工人在车辆通行的道路上作业的安全隐患问题,显著提高服务效率,能够广泛应用于市政道路保洁、城市治理巡检以及重大赛事活动的保障等场景。

更值得关注的是,去年11月份,侨银股份就已携手广州数据集团筹划侨银环卫知识图谱大模型,通过接入广州算力中心的DeepSeek-R1昇腾适配版,采用最新RAG和Agent技术,推出智慧问答知识库、智能出题助手、财务助手、市场AI客服等应用,这些AI应用功能,正重构环卫培训与调度体系,大大提升各个岗位员工的效率。而在DeepSeek等推理模型的支持下,侨银股份在智能调度服务和自动驾驶样本标注领域亦发现了新的机遇。在智能调度服务中,侨银可以通过分析垃圾产生量、清运路线和清扫频率等数据,优化车辆和人员调度,降低空驶率和运营成本,并有望为C端客户提供到户服务。在自动驾驶样本标注方面,侨银利用其全国设备的感知能力,开展自动驾驶场景测试,凭借丰富的场景数据和强大的更新能力,为相关企业提供场景库数据、算法仿真和测试评价服务。

据介绍,侨银股份正构建"多源感知+作业地图+数据资产"体系,牵头推动企业AI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构建多方互信的数据利用和供需匹配环境,协同上下游企业,开发共享高质量低成本数据资源,深入探索城市服务垂类大模型,提升侨银数据洞察力和业务创新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侨银股份将成长为一个“大数据+人工智能”公司,为现代化城市的数智化治理提供更多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健康中国“前哨站”,AI让疾病防治关口前移

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叮呗健康大模型”正掀起医疗健康的范式革命。省二医党委书记田军章向媒体介绍,该模型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构建,以体检数据为基石,通过趋势分析预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肺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实现了将诊疗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干预”的多项突破性应用。

首先是体检报告的智能总检功能。在传统模式下,医生需耗费2小时人工审阅数十甚至上百项指标,而该AI系统在3~5分钟内即可完成分析,部分垂类模型的准确率可达90%。系统不仅能精准标注异常指标,还能生成针对性的健康建议,显著提升工作效率。院方指出,“体检数值分析是个体力活。”将此类数据分析任务交由AI大模型处理,可在省二医体检中心节省总检和审核的人力,从而将多余的人力调配至更急需的岗位,实现医护资源的优化配置。

更重要的是慢病风险预警功能。系统通过分析连续多年的体检数据,能够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趋势。比如低密度脂蛋白虽然还在正常范围内,但如果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系统会预示未来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心梗等)的风险,并给出个性化的干预建议,包括运动、饮食等方面的指导。AI大模型的应用,不仅能更精准地提前预警并生成个性化管理方案,还能扩大受益人群范围、减少医院相关科普的人力投入。

在数据整合方面,医院正在开发PDF报告智能识别技术,未来患者在其他医疗机构的体检报告上传后,系统可以自动提取关键指标,形成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这种跨机构的数据整合,将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不是在替代医生,而是在帮助医生和患者争取更多的干预时间。"田军章表示,这种及早干预管理风险因素的理念,正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体现。目前,该系统已在海珠区开展试点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医院计划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让更多市民享受到AI赋能的健康管理服务。

 

 

大模型赋能智慧交通,打造文旅出行新体验

在广州珠江新城的核心路段,一个由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驱动的智慧交通系统正在悄然改变着城市出行。通过实时优化花城广场周边十几个路口的信号灯配时,该系统使区域通行效率提升超过10%,协同区域的拥堵指数明显降低,平均速度明显提升。

"从单个路口的8方向控制,到连续多个路口的协同优化,我们的交通大模型不断突破技术边界。"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都科技”)首席AI科学家王凯博士在近期交流中介绍。系统通过实时分析交通流量数据,自动生成最优信号控制方案,经人工审核后直接下发至路侧设备执行。与人工方案相比,大模型在复杂路况下的表现更为出色。

在广州地铁11号线,佳都科技以创新科技重塑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体验,乘客从进站起即可感受智能化升级——站内全域布局的自助服务终端、智能咨询终端和可视化求助按钮,方便乘客及时联系工作人员;智能客服终端不仅能流畅解答车站服务问题,更深度融入了广州非遗文化特色——乘客询问任意车站主题,系统即可精准解析该站对应的醒狮、中药学等非遗文化展陈内容,同步推荐环线关联景点。这套数字技术打造的“固定+移动”的智能服务体系,为广州文旅的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

在技术底层,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持续升级。最新部署的算力集群使模型训练的集群算力利用率提升至40%,为更大范围的智慧交通应用奠定基础。未来,该系统还将接入更多实时数据源,进一步优化城市出行体验。

"我们已经来到了智慧交通的3.0时代。"王凯强调,"我们要让AI既算得准红绿灯间隔,也读得懂乘客的焦虑。"从红绿灯的智能配时到地铁站的贴心服务,佳都科技正通过大模型技术让城市交通既"聪明"又"温暖"。这种技术与人文的结合,正是广州智慧城市建设的生动写照。

金融+政务双轮驱动,大模型破解“数据安全”命题

在广州数字政府建设的最前沿,广电运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电运通”)研发的望道行业大模型正在重塑政务和金融服务体验。这套依托广州算力中心和昇腾硬件打造的系统,已在多个民生领域展现出显著成效。

在政务服务方面,广电运通利用广州算力中心部署在政务外网上的DeepSeek完成了望道行业大模型的升级强化,并直接或间接地服务着广州市的各委办局。该模型为12345政府服务热线注入了智能新动能。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市民诉求的精准识别和智能分派。通过大模型的应用,事件提取准确率达到98%以上,诉求挖掘准确率超过95%,有效提升工单处理的效率与准确性,助力民生问题高效解决。

金融领域方面触达面更是广泛。广电运通开发的智能数字柜台,通过语音交互技术将传统银行上百项业务简化为"说句话就能办"。市民只需用日常语言表达需求,系统就能自动识别并完成业务办理。这项创新尤其受到老年客户的欢迎,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公司创新研发的硬钱包解决方案,将支付芯片植入拐杖、手环等日常物品,让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能便捷享受数字化服务。同时,其财政大数据平台为政府决策提供实时数据支撑。而庞大的数据量和复杂的多样场景,其背后均有大模型的能力在支持。

在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广电运通构建了覆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应用的全链路防护体系。采用加密技术和多方安全计算,确保敏感的政务、金融数据可靠运行。广电运通技术副总监江杰龙强调:"我们部署了AI内容安全审核,对所有输出结果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服务的安全可靠。"同时,为了构建完整的数据运营体系,需依据国家的数据安全法和网络安全法,并会利用如知识库、知识图谱等的技术手段消减大模型产生的“幻觉”问题,提升政务领域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技术创新最终要回归服务本质。"广电运通研究总院院长助理黄宇恒表示。随着与广州算力中心合作的深入,望道行业大模型将持续优化升级,为数字政府和智慧金融建设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

 

AI“心脏”,广州算力中心让一切成为可能

走访的终点站——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揭示了AI蓬勃发展的底层支撑。在广州算力中心的机房里面,搭载的昇腾算力达300P,采用多项先进的节能技术,包括液冷机柜、间接蒸发冷却、微模块和智能小母线,确保在华南地区实现PUE低于1.3,等如同城市的“AI核电站”,其“AI流量防火墙”可毫秒级拦截全球网络攻击,而DeepSeek-R1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更让政务、医疗等垂类应用高效落地。“算力如水电,必须自主可控。”运营团队表示。

结语:广州的“AI城市样本”启示录

从环卫工人的安全到市民的健康,从金融交易的便捷到算力的自主可控,广州的AI实践印证了“12218”体系的前瞻性。在这里,技术不止于实验室,而是深入街巷、医院、地铁和云端,成为城市进化的“神经末梢”。当“造车健城”四大赛道全面发力,广州正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AI答案。

编 辑:路金娣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算力筑基、 AI 启智,共迎数智化新纪元
精彩专题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