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小米SU7 Ultra通过中汽研地狱级测试 麒麟电池“性能激进、安全保守”

2025年3月27日 15:54  CCTIME飞象网  

近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汽研)针对小米SU7 Ultra做了一项极端场景连续测试:经历了350mm深坑刮底、飞坡+钢制菱形壁障刮底、刮底后450mm涉水、整车模拟70km/h碰撞、极端测试快充快放五次,极端场景测试后,电池系统功能依然完好。这一测试不仅验证了小米SU7 Ultra的安全性,更将背后“硬核电池技术提供商”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推至台前。

这一测试之所以引发行业关注,在于其测试机构的权威性,以及测试条件的严苛性。中汽研是国 务 院国资委直属的中央企业,是中国汽车行业国家级技术归口单位和产业政策支撑机构,同时也是国内唯一具备完整汽车全产业链技术服务能力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中汽研的测试能力覆盖汽车全生命周期,且标准严苛性远超国标,其测试具有全球互认资质,获得欧盟、日本、东盟等地区的实验室认可(CNAS),测试报告可在50余个国家直接采信。

麒麟之道:高性能不妥协安全

小米SU7 Ultra在赛道上的狂暴性能表现已经有目共睹,其1548PS马力、1330kW放电功率得以充分释放,离不开麒麟电池的性能和热管理黑科技。

而中汽研测试中“五项极限挑战后电池功能正常”的结果,本质上是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技术的一次系统性验证,印证了麒麟电池对“高性能不妥协安全”底线的坚持。这种“性能激进、安全保守”的策略,揭示了电动车的真正豪华逻辑:安全兜底,才有资格谈性能天花板。

麒麟电池之所以能经受住“地狱级考验”,核心可归纳为几大核心创新:

小米SU7 Ultra的麒麟II电池底部采用了“防弹涂层”。这种类似坦克装甲级防护的涂层,能够有效地抵御托底等事故中异物冲击、剐蹭对电芯造成的损伤。与传统PVC涂层相比,“防弹涂层”在多个关键性能上实现了大幅提升,耐撕裂性能提升10倍,耐穿刺性能提升13倍,耐刮擦性能提升10倍,附着力(耐腐蚀)也提升10倍。这一涂层就像是给电池底部穿上了一件超级防护服,大大增强了电池在恶劣工况下的生存能力。

结构防护创新方面。麒麟电池的电池包底部空间共享方案独具匠心,预留出充足的冲击形变空间。这意味着当电池包底部遭受较大冲击,即使出现挤压形变时,内部依然能够维持结构完整性,就像为电池穿上了一件坚固且灵活的铠甲。

麒麟电池具备最高等级的防水能力IPX等级评估电气设备防水等级的标准,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越佳,静态防水IPX8和动态防水IPX9K都是最高等级。麒麟电池具备最高等级的防水能力,所以能在中汽研测试中450毫米涉水轻松通过。

此外,麒麟电池的第二代无热扩散技术(NP2.0)、PPB级制造工艺等隐形投入,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

宁德时代独创的NP2.0技术可以实现热电分离,当某个电芯因故障发热时,NP2.0通过热电分离设计,将电芯的泄压口(排烟方向)与高压电路物理隔离。例如,电芯的防爆阀设置在底部,而高压电路设置在顶部,实现热电分离,避免高温导电烟气直接冲击电路引发短路。电芯底部还设计了独立的泄压通道和云母防护罩,高温烟气通过底部专属通道排出,避免二次伤害。

作为高科技产品,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品质直接关乎安全。麒麟电池采用了PPB级制造工艺,电芯单体缺陷率控制在十亿分之一(传统为百万分之一),从根源消除毛刺、杂质引发的内短路风险。

以上这些看不见的“安全冗余”之间的差距,正是为什么部分车型参数相近,但安全表现悬殊的核心原因。

安全标准重构:技术标杆指引行业安全标准跃升

中汽研的这次测试,有两个独特价值,一是针对赛道级电池包定制的考验,测试项目全部都来源于用户真实的用车场景,逐一考验其在极限条件下的安全性。

二是测试标准远超“国标”:极端刮底,模拟350mm深坑锯齿连续刮擦,是国标测试深度(150mm)的2.3倍;碰撞强度翻倍,70km/h整车碰撞速度较国标(48km/h)提速46%,加速度冲击达60g(国标仅28g);涉水极限拉高,刮底后涉水深度450mm,突破国标300mm限值;极端测试后暴力充放电,1330 kW最大放电功率,20%电量时放电功率达800kw,最大充电功率达480 kW,依旧实力在线。

宁德时代通过麒麟电池的“超纲测试”,树立起了安全技术标杆,将倒逼行业从“达标”转向“极限验证”。未来,随着更多车企加入“超国标测试”阵营,电动车安全标准或将迎来新一轮跃升。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算力筑基、 AI 启智,共迎数智化新纪元
精彩专题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