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原创(高靖宇/文)业绩稳健增长,新业务表现亮眼,AI引擎点燃中国电信增长飞轮,给基础电信业务和智能化服务带来新的机遇。在业绩说明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瑞文指出,“人工智能是方向,更是现实。2024年,中国电信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3月25日,中国电信发布2024年度业绩。财报显示,公司全年经营收入达人民币5,294亿元,同比增长3.1%;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820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表现尤为突出,达到人民币330亿元,同比增长8.4%,每股基本净利润为人民币0.36元。
中国电信在2024年实现了“战新业务”与“基础业务”的双轮驱动发展。移动通信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5%,而移动增值及应用收入同比增长16.1%;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1%,智慧家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8%。
战略新兴业务延续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天翼云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17.1%;IDC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7.3%;安全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17.2%;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40.1%。人工智能业务增速尤为亮眼,智能收入达到89亿元,同比增长近2倍,位列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第六。
从财报数据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中国电信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其中,AI作为多元引擎与创新动力正推动中国业绩强劲增长,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AI筑基 天翼云全面迈向智能云
当前,以AI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革命加速重构通信产业格局,推动运营商从“通信服务商”向“智能服务运营商”转型。中国电信全面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发挥云网融合优势,把握智能化发展方向,在AI领域积极谋划,打造“1+1+1+M+N”人工智能体系,包括1个智算云底座,1个通用大模型底座,1个数据底座,M个内部大模型,N个行业大模型,不断推动云、网、AI能力赋能全社会的智能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天翼云全面迈向智能云发展的新阶段,“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提供异构的泛在算力、强大的算网调度、高效的训推引擎、一站式的智算服务、高质量的数据集、安全快捷的模型服务、丰富的行业智能体应用等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中国电信成为国内首家实现DeepSeek模型全栈国产化推理服务落地的运营商级云平台,凭借全栈自主可控、模型灵活选型、异构算力融合等优势,助力DeepSeek等主流模型高效训练、灵活部署和推理性能翻倍。目前,息壤已接入50家算力合作伙伴,自有和接入的智能算力合计达到62EFLOPS。
中国电信也在积极推动大模型技术普惠化、场景化,以更快的速度在AI入端方向促进智能生态的繁荣。全模态、全尺寸、全国产化的星辰大模型,取得多项自研技术创新突破,推出50余个行业大模型,20余个行业Agent,为各类客户和开发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中国电信还推进AI技术与各类终端融合,包括DeepSeek一体机、内置星辰语音语义通用大模型的AI手机以及云电脑植入DeepSeek模型能力,实现端侧AI应用智能化升级。
柯瑞文称,我们五六年以前就确定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未来公司还将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把握机遇,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推进5G-A战略布局 手机直连卫星用户超240万
5G-A作为5G演进技术,正在走向台前。中国电信持续加强5G-A战略布局,与中国联通持续深化共建共享,在121个城市规模部署约7万站。今年3月初,中国电信宣布开启友好客户5G-A体验活动,首批体验活动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四川、贵州、陕西等地开展。
在特色终端方面,2024年中国电信联合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中兴等厂商累计推出21款大众智能直连卫星手机终端。截至2024年底,支持直连天通卫星功能的手机款型已达25款,累计销量超1600万台。中国电信在财报中披露,报告期内卫星通信业务的规模,手机直连卫星用户超240万,2025年直连卫星手机将向3000元下探。
除了终端,中国电信进一步夯实天地一体信息网络能力,积极推动高中低轨协同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
中国电信业绩数字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景,这家传统运营商正在用科技创新来重塑业务格局。在业绩说明会上,柯瑞文表示,中国电信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内涵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3%,基本形成科技人才的雁阵格局,涵盖了5名领军人才、千名左右首席/高级专家等顶尖人才队伍。聚焦四大根技术方向,持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云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云计算基础软件取得重大突破,承担云计算、量子、光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科技影响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