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蔡司:电子行业"精密之眼",条纹投影扫描技术护卫产品质量

2025年3月19日 11:15  CCTIME飞象网  

身处信息时代,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社会的运转,都离不开电子设备的支撑。从消费电子产品到服务器、通讯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从汽车电子系统到智能家居,无不依赖优质的电子硬件,电子硬件构成了信息时代的基础。

尽管对于摩尔定律是否已终结尚有不同声音,但电子行业技术迭代速度快、产品频繁推陈出新依然是不变的共识。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且保证产品竞争力,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中,质量要求日益严苛。条纹投影扫描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建模和测量手段,对于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蔡司条纹投影扫描系统已经被众多电子产品企业采用,在从研发到生产制造的全工艺流程中满足快速、精准、全面的检测要求,确保产品质量。

化繁为简,加速电子产品创新

如今,从年初到年尾,新款智能手机面市的消息不绝于耳,各大智能手机品牌几乎保持着每年都发布新一代旗舰机的频率,这无疑是电子产品不断升级迭代的生动诠释。智能手机的摄像头从单个变成多个,屏幕除了直屏还发展出曲面屏、折叠屏,这种变化则直观反映了电子产品的设计日益复杂。

当下,电子产品被设计成拥有更多的自由曲面、更多的异形轮廓,客户对原型设计的迭代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外观形状的分析以及产品设计的人体工程学评估。厂商需要一种快速的曲面数据获取工具,实现高效、精准的曲面分析以及复杂轮廓的控制,加快产品原型设计。蔡司条纹投影扫描系统把数据获取变得简单,无论面对面板曲面、AR眼镜外壳,还是耳机外壳等,都能满足其曲面和轮廓控制需求。同时,其高效精准的数据获取能力还可以辅助进行逆向工程设计,加速产品创新升级。在产品设计中,蔡司条纹投影三维扫描系统为实现创新、加快迭代速度提供了引擎。

缩短试制周期,夯实电子产品量产基础

进入试制阶段,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模具生产。电子产品的零部件涉及到诸多不同的生产工艺,例如:消费电子产品的注塑件、笔记本电脑的机加工背板、白色家电的冲压结构件、5G基站的铸造壳体等,生产这些部件都离不开模具。

试制阶段的核心目标是验证设计可行性、发现潜在问题、优化生产流程和降低成本风险。模具是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要素,其精度确保了产品尺寸、形状的稳定性,其质量影响到成品成本,模具对于实现试制阶段的目标至关重要。信息时代,电子产品快速迭代的现状又大大压缩了试制周期,增加了模具生产的挑战。

在模具验证阶段,蔡司条纹投影扫描系统能够对模具进行全域精准测量,为模具的优化与迭代提供全面、详实的数据支持。例如:通过对塑料部件的翘曲和变形进行精确测量,可实现针对性的模具优化。此外,其虚拟装配分析功能可有效检测模具表面及偏移情况。蔡司三维光学解决方案的应用,将帮助厂商缩短试制周期,降低材料投入,显著提升产品质量。

持续监控,护航电子产品生产全流程

在电子部件的批量生产阶段,由于生产规模扩大,任何微小偏差或缺陷所导致的问题都不可小觑,需要持续监控产品质量。现阶段的电子产品部件,无论是金属部件或是注塑部件,往往都具有高精度与微型化的特点,有严苛的尺寸要求,需要更敏锐的监控。此外,频繁换型带来了更高频次的抽检要求,而快速的制造对模具的状态监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蔡司条纹投影扫描系统具有高精度和高分辨的特点,能够以全域扫描准确呈现部件的细微结构,用于表面缺陷检测、装配功能尺寸分析、GD&T检测等,在批量生产阶段持续监控部件质量状态。

蔡司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质量解决方案,条纹投影测量系统与ZEISS INSPECT软件结合,可进一步实现模具合模分析、多部件装配分析等。利用全域的实际部件三维数据,还可以建立部件数据档案,这将变成企业的核心数据资产,在后续的产品开发、质量控制、流程优化等方面发挥作用,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从研发阶段的产品建模分析、逆向设计,到新产品导入阶段的产品试制和工艺优化,再到批量生产阶段的首末件检验和工艺监控,蔡司条纹投影扫描系统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电子产品企业认可的标准检测手段。电子行业竞争异常激烈,蔡司将为更多企业担当"质量卫士",通过保障产品质量来增强企业竞争力,让企业在行业的风云变幻中迈出稳健的步伐。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精彩专题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