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国匠领航·全球首秀!东软医疗超高清大孔径CT震撼发布

2025年3月15日 14:29  CCTIME飞象网  

在“山城”重庆国际博览中心聚光灯下,一场关乎中国医疗装备产业未来的创新盛宴拉开帷幕。作为央企通用技术集团深度赋能的高端医疗装备“国家队”,东软医疗以“国匠领航”为主题,携20余款高端智能产品、解决方案及核心部件亮相,全面展示了公司在AI驱动下的全链自主创新成果,与各界伙伴共筑智慧影像新生态,用硬核实力书写国产高端医疗装备的崛起宣言,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澎湃动能。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侯岩等相关领导及行业专家莅临公司展台,共同启动东软医疗高端医疗装备新品发布仪式。

破界而生:国匠领航 重塑高端

东软医疗刚刚获批上市的全球首台超高清大孔径CT ——NeuViz Epoch Elite无极系列CT在展台重磅首发,成为全场焦点。这也是公司继光子计数CT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后,推出的又一款里程碑式产品,再次奠定了东软医疗国产CT的王者地位。

东软医疗全球首台超高清大孔径CT

NeuViz Epoch Elite CT搭载东软医疗全新自主研发的UHD超薄精雕探测器,提供可媲美光子计数CT的图像质量 ,最高空间分辨率可达46.5lp/cm,开启了CT超高清成像新纪元。此外,其特有的83cm超大孔径、0.239s超高转速和NeuAI 2.0智能平台,在轻松应对复杂冠脉扫描的同时,大幅提升患者检查舒适度和诊疗效率,并拓展更多临床应用场景。

AI觉醒:全流程智能进化

在超高清大孔径CT之外,东软医疗还展出多款融合AI技术的创新产品,加速推动医学影像从摆位、扫描、重建到诊断的全流程智能进化。

全域AI赋能的东软医疗参展设备

从NeuMR Universal双能3.0T磁共振搭载业界首创的双能梯度系统和全流程智慧加速技术,到NeuEra系列PET/CT依托NeuAI核医学人工智能平台,实现了60s全身快速成像;从新一代移动式平板C形臂系统搭载全进程剂量识别管控技术,到能谱功能性移动DR凌霄搭载智能摆位辅助系统,让床旁摄影更快更智能。超声N9500搭载AI晶炫平台,提供肝脏、心血管等AI定量解决方案和质控助手;极光智慧放疗平台通过螺旋容积调强技术(SVMAT)突破,为精准放射治疗提供了更优选择。东软医疗已将AI深度融入全线高端医疗装备之中。

高端示范样本:生态联动 产业共荣

东软医疗首次亮相的国产自主品牌心导管室综合解决方案,以NeuAngio系列DSA为核心 、融合国产超声、导丝、手术机器人等全国产先进设备和耗材,形成高度集成、协同工作的系统。这一全国产方案在优化手术流程的同时,也帮助医院大幅降低成本,为国产设备进入高端领域打造了一个典型示范。

国产自主品牌心导管室综合解决方案

在通用技术集团与东软集团的双重加持下,东软医疗持续加强与生态企业及行业伙伴的融合,以完善的高端医疗装备为核心,推出卒中、呼吸、肿瘤等更多聚焦临床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硬核筑基:核心部件 自研自产

作为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的中坚力量,东软医疗依托全链自研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卡脖子”难题。

东软医疗展出的自研核心部件

在核心部件展区,东软医疗展出了多款实现国产替代的核心零部件 ,其中包括CT医用球管和高压发生器,全链自研的MRI磁体、梯度线圈、光纤谱仪和接收线圈,数字化PET探测器模块和64通道ASIC专用芯片,以及东软医疗Humanscan实现国产的系列单晶探头。

勇担使命:产医协同 深度融合

以健康中国和制造强国战略为指引,东软医疗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还全力推动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加速临床需求与技术研发深度融合。展会期间,公司承担的多项国家级项目将重磅启动: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国产CT的超低剂量儿科应用解决方案研究”项目,致力为儿科影像检查树立新规范,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牵头。

超高端CT、MRI、DSA、PET/CT、RT等5大“2024年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 启动。

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东软医疗将与乌兹别克斯坦放射学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

盛会将持续至3月16日,更多现场精彩,诚邀您亲临东软医疗展台(重庆国际博览中心N3馆A05 ),近距离体验创新成果,共同见证中国医疗装备的崛起之路!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精彩专题
3·15权益日 | 共筑满意消费 守护信息通信安全防线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