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报告 >> 正文

TrendForce:预估 2025 年智能手机生产总量仅会小幅增加 1.5%

2025年3月12日 17:04  IT之家  作 者:远洋

3 月 11 日消息,根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4 年第四季由于苹果手机生产进入高峰,以及中国部分地方提供消费补贴刺激需求,全球前六大智能手机品牌合计产量达 3.35 亿支,季增 9.2%。其中,新机量产帮助苹果扩大季增幅度,三星则因为在新兴市场面临挑战,产量季减。

TrendForce 称,2024 年上半年智能手机摆脱高渠道库存阴霾,下半年有节庆、补贴政策激励,全年生产总量为 12.24 亿支,年增 4.9%。展望 2025 年,由于整体经济表现尚无明显复苏迹象,预期消费者支出行为仍保守,加上调升进口关税等国际因素的影响,TrendForce 集邦咨询预估全年生产总量仅会小幅增加 1.5%。

苹果

分析 2024 年第四季全球主要智能手机品牌产量表现,苹果生产总数为 8,010 万支,季增 57.4%,市占排名跃升世界第一;2024 年总产量为 2.23 亿支,大致持平前一年。目前其 AI 功能仅支援特定语言,未能驱动新机销售,这种情况预计待 2025 年 4 月起推出多国语言版本后将扭转。

三星

三星于 2024 年第四季生产 5,240 万支智能手机,季减 10.6%,排名降为第二。市占下滑除了反映下半年旗舰新机备货结束,亦因其在印度、非洲等市场面临中系品牌强烈竞争。三星 2024 年总产量为 2.24 亿支,年减 2.1%。

小米 (含 REDMI 和 Poco) 

市占第三名的 Xiaomi (小米,含 REDMI 和 Poco) 2024 年第四季产量为 4,450 万支,季增 4.7%;2024 年生产总数为 1.7 亿支,年增 15.3%。其完整布局高中低阶产品,搭配强调高性价比的营销策略,于经济增长放缓中更受青睐。受惠消费补贴政策,2024 年 Xiaomi 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售占比提升,预计 2025 年将持续成长。

OPPO (含 OnePlus 和 realme) 

OPPO (含 OnePlus 及 realme) 2024 年第四季生产 3,680 万支,小幅季减 1.1%,排名第四;其 2024 全年产量为 1.43 亿支,年增 3.1%。OPPO 虽同样得益于中国补贴政策,但多反映在高阶手机销售占比提升,而非总量增加。

vivo (含 iQOO)

vivo (含 iQOO) 2024 年第四季生产总数为 2,860 万支,季增 5.9%,市占排第五名;2024 年总产量为 1.03 亿支,年增 10.2%。由于该品牌以中国为主要市场,销量因补贴政策带动而明显成长。

传音 (含 TENCO、Infinix 和 itel) 

排名第六的 Transsion (传音,含 TENCO、Infinix 及 itel),2024 年第四季产量为 2,700 万支,较前一季增加 5.9%;其 2024 年总生产数因第一季库存回补大幅带动,成长至 1.06 亿支。由于 Transsion 主要销售据点在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未能受惠补贴政策,其 2024 年下半年的生产表现略逊于 vivo。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精彩专题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