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运营 >> 正文

AI助力电信运营商破解“第二增长曲线”痛点

2025年3月12日 11:53  通信信息报  作 者:杜峰

近期,国内三大运营商相继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并在多场景、多应用中宣布应用DeepSeek。当前,全球AI市场规模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无疑给市场激烈的竞争注入了新的变量。对于运营商的“第二增长曲线”——新兴业务来说,更是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兴业务增长强劲,成为第二曲线核心动力

随着电信行业进入成熟阶段,传统的增长模式逐渐接近瓶颈。电信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新兴业务正成为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74万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主的新兴业务收入达到4348亿元,同比增长10.6%,在电信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从上一年的21.6%提升至25%。新兴业务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8%,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在新兴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传统电信业务收入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为6289亿元,同比下降1.5%,固定语音和移动语音业务收入分别为176.1亿元和1093亿元,同比下降4.9%和1%。

AI促新技术迭代升级,拓展新应用空间

人工智能不仅推动信息通信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还为电信运营商带来的新机遇。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在《求是》中指出,“加快布局发展人工智能,对信息通信企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激发更多新应用、新需求,对网络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带动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升级。截至2024年底,三大运营商为公众提供的数据中心机架数达83万架,落地万卡集群项目,智算规模超50EFlops(FP16),同比实现翻番增长。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与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融合聚变,带来创新突破,催生新技术。运营商通过AI技术赋能政务、医疗、教育、工业等多个垂直行业,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7万个,实现41个工业大类行业全覆盖。

加大创新,打造好技术与产品

随着传统通信业务逐渐饱和,运营商正将重心转向以AI、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第二曲线业务。然而,第二曲线业务通常面临项目化、定制化交付的挑战,运营商需要承担更高的风险和更长的回款周期。在这种背景下,创新成为推动第二曲线持续增长的关键。

一是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电信通过自主研发的“星辰大模型”,打造了支持多达40种方言的语音识别大模型,极大地提升了智能客服的交互能力。

二是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拓展合作边界。联通数科CTO杨海明指出,DeepSeek的开源策略吸引了大量开发者,使得普通业务人员也能参与智能体开发,推动了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通过开放合作的方式,运营商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快速推出更多创新产品和服务。高盛预计,随着DeepSeek等AI技术的推广,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等业务将迎来显著增长。

三是推动AI技术的场景化应用,拓展市场空间。在金融行业,AI可以协助解决银行业务问题,提升服务体验;在家庭场景,运营商可以通过FTTR网关、家庭算力主机等创新终端,打造智家业务的新入口。 

编 辑:章芳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精彩专题
聚焦2025全国两会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