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资讯 >> 正文

DeepSeek推升AI芯片需求

2025年2月27日 08:11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刘怡鹤

“DeepSeek大模型‘低成本+高效能’的特点,表明有限算力也能实现较强的模型能力,有望为国产算力发展带来新机遇。”云计算上市公司优刻得(35.450,1.80,5.35%)董事长季昕华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大模型应用端的门槛降低,将激活推理算力市场;DeepSeek对硬件端的极致优化,将挖掘国产AI芯片的潜力。面对DeepSeek这一新变量,国产AI芯片厂商发生了哪些变化?记者采访燧原科技、天数智芯等公司了解到,除了高效适配并在智算中心部署DeepSeek模型,厂商还将侧重推出推理芯片以适应市场需求。产业协同下,国产AI算力也将迈向用户体验更友好的新阶段。

国产AI芯片生态迎来变量

DeepSeek经过算法优化,提升了硬件效率,降低了对高端GPU的依赖。大模型厂商从底层挖掘芯片潜力为国产AI芯片的研发、业务布局和应用带来了变量。

天数智芯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产品方面,DeepSeek通过优化算法和架构,以较低算力成本实现高性能,降低了AI行业准入门槛,使更多中小企业能接入AI大模型。这促使国内AI芯片公司更注重开发低成本、高效能的产品,尤其是推理芯片以满足激增的推理需求,同时关注边缘计算场景所需的低功耗、高集成度芯片。

天数智芯有关负责人还表示,DeepSeek的出圈带动了芯片设计、服务器等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不仅创造出巨大的增量市场,而且在国内芯片适配DeepSeek的过程中,相关软件生态的发展得到推动,有助于解决国内生态不完善的问题。

燧原科技创始人、董事长赵立东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在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道路上,算法模型与硬件架构会不断创新优化,二者相辅相成。DeepSeek的成功是AI系统软硬件深度协同的结果,也指明了未来AI系统的发展方向。只有模型算法与算力芯片更紧密结合,才能在技术与商业两方面实现闭环,从而为大模型商业化部署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国产AI芯片公司紧抓机遇

2月以来,燧原科技完成了对DeepSeek全量模型的高效适配,DeepSeek全量模型已在其庆阳、无锡、成都等智算中心完成了数万卡的快速部署,将为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高性能计算资源;摩尔线程也宣布将开放自主设计的夸娥(KUAE)GPU智算集群,全面支持DeepSeek系列模型的分布式部署。

除了国产AI芯片算力集群的部署,天数智芯、摩尔线程等公司均推出了DeepSeek一体机。据天数智芯方面介绍,其一体机搭载DeepSeek各种参数的模型,采用软硬件协同的设计模式,与国内OEM厂商、服务器、操作系统等生态伙伴共建,实现多种配置、开箱即用,推动DeepSeek在各应用场景落地。

对于AI芯片的需求,赵立东认为,当前,训练集群依然是AI大模型发展的核心要素,同时随着模型普及和应用拓展,推理市场将被充分激活,推理算力需求将快速放大。

“国内AI芯片企业要积极抓住DeepSeek带来的发展机遇,加速推进在工业、医疗、教育等各个垂直领域的落地应用。”赵立东说。

“随着DeepSeek带来的应用热潮,市场算力需求大增。天数智芯产品凭借算力性能高、通用性强、开箱即用、性价比高等优势,也将获得更多应用机会。”天数智芯有关负责人说,公司客户群体广泛,在政府、运营商、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近日,AI基础设施公司无问芯穹与七家国产芯片厂商达成合作,打通DeepSeek-R1、V3在壁仞科技、海光信息(165.000,9.10,5.84%)、华为昇腾、摩尔线程、沐曦、燧原科技、天数智芯等七个硬件平台的多芯片适配优化,开发者可以通过无问芯穹Infini-AI异构云平台,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与多元异构国产算力服务。

季昕华告诉记者,优刻得已同多家国产芯片厂商完成了对DeepSeek满血版和蒸馏版开源模型的适配工作。从测试结果来看,现在可以用起来了。后续,优刻得也会继续同国产芯片公司合作,在“能用”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达到“好用”;通过使用量的扩大降低成本,实现“便宜用”,提升使用体验。

编 辑:魏德龄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精彩专题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
2024年度中国光电缆优质供应商评选活动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