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低空经济|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资讯 >> 正文

DeepSeek开源第一弹:6小时收藏破5000次,利好国产GPU? | 智客星球

2025年2月25日 08:43  新浪科技  作 者:周文猛

2月24日,在上周DeepSeek宣布本周将是开源周(OpenSourceWeek),并将连续开源五个软件库后。今日上午9:30时许,DeepSeek宣布开源了本次开源周首款代码库——针对Hopper GPU进行优化的高效型MLA解码核——FlashMLA。

新浪科技注意到,在GitHub上,目前该项目开源6小时后便已收获了超过5000Star收藏,并且拥有188个Fork(副本创建)。在听到DeepSeek开源FlashMLA并迎来的快速的Star收藏和Fork数据增长后,某港股上市公司CTO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直呼:“太强了”。

另有专注于AI硬件研究并投资的投资人,在查看FlashMLA后告诉新浪科技,对于国产GPU而言,此次开源算是重大利好。“此前的国产GPU卡,很弱。那现在可以通过FlashMLA提供的优化思路和方法论,尝试让国产卡大幅提升性能,即使架构不同,后面国产卡的推理性能提升将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据DeepSeek官方介绍,FlashMLA基于Hopper GPUs的有效MLA解码内核,可针对可变长度序列进行优化。

在DeepSeek整个技术路线中,MLA(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是公司已经发布的V2、V3两款模型中,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被用于解决计算效率和内存占用上的性能瓶颈,能够显著提升模型训练和推理效率,同时保持甚至增强模型性能。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曾提及:“DeepSeek自研的MLA架构为其自身的模型训练成本下降,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指出,“MLA通过改造注意力算子压缩了KV Cache大小,实现了在同样容量下可以存储更多的KV Cache,该架构和DeepSeek-V3模型中FFN 层的改造相配合,实现了一个非常大的稀疏MoE 层,成为DeepSeek训练成本低最关键的原因。”

此次DeepSeek直接开放MLA解码核——FlashMLA,意味着DeepSeek将最为核心的MLA底层代码直接免费开放,这让广大开发群体可以直接复用FlashMLA代码库实现用更少的GPU服务器完成同样的任务,直接降低推理成本,这对于更多希望基于DeepSeek开源能力进行底层优化和AI应用开发群体而言,无疑是一大福利。

有意思的是,DeepSeek此次开放的MLA解码核,主要是针对Hopper GPU进行优化用途的。通常而言,Hopper GPU是指基于英伟达Hopper架构研发的H系列GPU产品。目前,英伟达该系列芯片已经发布H100、H800和H20等多款芯片。

据DeepSeek方面介绍,在基准测试性能表现上,FlashMLA在英伟达H800 SXM5 GPU上可实现3000 GB/s 的内存速度以及580TFLOPS的计算上限。

公开资料显示,根据美国出口管制规定,H800的带宽上限被设定为600 GB/s,相比一些旗舰产品有所降低。这意味着,使用FlashMLA优化后,H800的内存带宽利用率有望进一步提高甚至突破H800 GPU理论上限,在内存访问上达到极致,能让开发群体充分“压榨”英伟达H系列芯片能力,以更少的芯片实现更强的模型性能,最大化GPU价值。

有专注于AI硬件研究并投资的投资人在查看FlashMLA后表示,“FlashMLA是能让LLM在H800跑得更快、更高效的优化方案,尤其适用于高性能AI任务,他的核心是加速大语言模型的解码过程,提高模型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这对于实时生成任务(如聊chatbot等)非常重要,对于大模型的能力和使用体验是巨大的促进,速度会明显提升。”

虽然FlashMLA是一个针对Hopper GPU的优化代码库,但对于国产GPU而言,此次开源也有利好。上述投资人在查看FlashMLA后表示,对于国产GPU而言,此次开源算是重大利好。“此前的国产GPU卡,很弱。那现在可以通过FlashMLA提供的优化思路和方法论,尝试让国产卡大幅提升性能,即使架构不同,后面国产卡的推理性能提升将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编 辑:路金娣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精彩专题
低空经济2025:助力中国经济腾飞,成就高质量发展
2024通信业年终盘点
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
2024年度中国光电缆优质供应商评选活动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