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原创(一飞)数字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积累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只有善加利用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为了让数据真正流动起来、释放出真正的价值,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数据产业规划布局、多元经营主体培育、促进数据技术创新等方面作出了部署。
数据产业是新兴产业,主要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开发、利用数据资源,包括数据的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从现阶段到2029年,将推动数据产业规模实现超过1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同时优化数据产业结构、提高数据技术创新能力,激发数据要素潜力,通过培育新业态和新模式、拓展新场景,推动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培育高水平数据产业生态
据估计,中国2023年共产生了32.85ZB数据,其中仅有2.9%的数据被保存,保存的数据在接下来的一年未被使用的比例约有四成。有国际研究机构预测,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0.2%,同时数据流动对各行业利润增长的平均促进率为10%左右。因此花费巨大成本采集、保存的数据,不该这样“沉睡”下去,必须要流动起来、用起来。
要充分释放数据的价值,必须要建立高水平的数据产业。当前国内数据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数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此《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产业布局、技术创新、流通交易、基础设施、安全等8个方面提出了22项政策举措。
在数据技术创新方面,《意见》要求大力推动云边端计算技术协同发展,加强新型存储技术研发,提升数据采集、治理、应用的智能化水平,强化数据标注、数据合成等核心技术攻关。为增强创新支撑能力,《意见》提出要支持建设数据科学实验室、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对数据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原创性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在产业布局方面,国内数据产业现阶段存在应用型企业多、资源型企业散、服务型企业少等特点,产业链部分环节存在短板。国家数据局等多部门计划建立数据企业培育库,支持数据企业成长,打造高质量产业生态体系。
全方位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
为优化数据产业的布局和结构,《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国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数据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资源体系构建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从而实现数据科技的高水平自立自强。在具体实施方面,国家数据局将考虑区域经济、人才、能源、市场等特点,统筹全国数据产业布局。
首先,各地发展数据产业将主要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即立足本地产业特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本地区数据技术和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其次,引导东、中、西部数据产业协同发展。东部地区人才和技术有优势,资金充足,技术创新能力强、数据应用场景丰富;中部地区则要发挥桥梁作用,与东西部地区协同发展;西部地区具有清洁能源供应优势,适合建设绿色算力等基础设施。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分工配合,实现中国数据产业的协同成长。
第三,数据产业的发展需要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地区打造数据产业一体化布局,形成各有特色、有国际竞争力的数据产业集聚区。
让企业敢用、会用、用好数据
在将数字技术体系引入企业的核心经营环节之后,企业采集的数据往往会与员工、客户等方方面面的机构、个人发生关联,这使得企业对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很多顾虑。因此促进数据流动和使用,首先要明确法律法规边界,保护企业用数据的积极性。国家的有关法规已经明确界定,企业对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或合法获取、持有的数据,依法享有相应的权益,未来还要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和激励作用,促使企业主动创新,生产更多更好的数据产品和服务。
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国家将提供数据源、工具等,帮助中小企业用好数据。比如鼓励各地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数据服务,公共数据开放和授权运营等向中小企业的应用需求适当倾斜,引导大中型企业提供开放获取的普惠性数据产品和技术工具。
在数据流通交易方面,《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数据交易规则,鼓励探索多元化数据流通交易方式,支持数据交易机构、数据流通交易平台互认互通。在数据的跨境流动方面,2024年3月发布的《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已经明确提出,未被相关部门列为重要数据的,出境时无需申报安全评估,从而大大减少了数据跨境流动的复杂性和操作成本。
在各行各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数据资产的价值挖掘和利用将成为经济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数据产业拥有广阔的成长空间。与此同时,数据产业的发展壮大,本身也将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包括《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内的一系列文件的发布,表明国家正在不断加大对数据产业的支持力度,这不仅有利于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将为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增添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