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固定一 >> 正文

低潮中的希望,光通信行业眺望第二轮高峰

2024年9月12日 07:27  CCTIME飞象网  作 者:魏德龄

飞象原创(魏德龄/文)5G时代没有大家想得那么乐观。早在2018,一位光通信行业专家在行业论坛中对台下的听众发表了这样的观点。此话在当时对于不少人来说可谓是耳目一新,原因在于刚刚受惠于宽带中国战略、4G建设的光通信行业正可谓意气风发,并以惯性思维的方式乐观期待着5G的到来。

当时间来到2024年,包括5G在内的种种原因之下,光通信行业确实进入了一个低潮期,甚至有的公司出现了拓展新兴业务的分公司业绩超过了过往主营业务的现象。

然而,如同人潮涌动的2024年光博会的信息通信展区,低潮并不意味着冷场。或许还是那位光通信行业专家近期的话说明了原委:现在AI的兴起,一下又拉动了行业的需求,这是之前始料未及的。穿梭于展馆中,AI也成为了各家展台的关键词,并开始推出相关产品实现紧密结合,整个行业正在眺望继4G+FTTX+DC之后的第二个新高峰。

眺望第二轮高峰

无独有偶,分析机构CRU也曾给出了下面这样一条预测曲线,5.5G/6GAIGC、数据中心将会为光纤光缆行业带来远超5G元年,并媲美4G+FTTX时代的下一个增长浪潮。5G的迭代升级与生成式AI将会在2025-2027年间拉动市场达到新高点。

如果说有些厂商谈论AI的时候,或许有蹭概念之嫌,但光通信企业的AI概念则是行业刚需。这就不得不从数据中心正在发生的变化说起,以往它的业务重点在于数据存储分析,如今正在转变为算力服务与数据应用。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累计建成国家级超算中心14个,全国在用超大型和大型数据中心633个,其中智算中心为60个,智能算力占比已超30%

在数据中心业务正在被AI强力驱动的背景下,其内部服务器的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由于AI算力主要依托于大量GPU的堆砌,从而出现了专门用于起到聚合算力作用的AI后端网络,也就是说,对于起到连接服务器作用的光模块、线缆而言,新增出了一个全新且更大量级的市场。与此同时,智算设备的连接需求也推进了接口的更新换代,随着需求已经达到并超越了400G接口速率,也极大推进了400G商业和800G标准化,并推动了产业向1.6T进行技术储备。

同时,AI算力的攀升并未按照摩尔定律的规则运转,而是以能耗作为代价。数据显示,AI算力提升所带来的功耗正在每六个月增加一倍。为了解决散热问题,液冷方案自然浮出了水平。但相比风冷而言,液冷采用了更加紧凑的单机架设计,对线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能否利于弯折实现合理布线,接口的设计能否起到进一步降低能效的效果。这无疑也带来了新的商机,甚至单纯用这个字,都会略显片面。

光铜并进

光进铜退也许很能反映出在上一个高峰时的行业盛况,但在从存储分析迈向智能运算的过程中,对于数据中心而言,光铜并进或许才是新的趋势所在。

这与上文提到液冷方案的产生有关,由于该架构拉近了GPU间的距离,在0-3m之间,铜线缆的优势正在凸显。AEC低功耗、重量轻、耐用性高、易于布线的优势也就更加明显,同时高带宽低时延也更贴合AI的需求。更强的稳定性也让智算不会断片儿,厂商还能在端口的DSP中通过定制化,来为整个系统带来监控能力。

也就是说,未来随着液冷设计的更多使用,的占有率也会稳步提升。

而在更长距离的连接场景中,也同样获得了稳定增长的需求。例如,IEEE 802.30b已将一种新的多模收发器确立为标准,名为VR(超短距离)。该应用针对的是AI集群的列内布线,最大覆盖范围为50米。这些收发器有可能最大程度地降低AI连接的成本和功耗。通过在现阶段采用OM4覆盖50m以内的传输距离,未来可以实现更低成本的平滑升级,同时可以简化物料管理和布线方案,节约人力和运维成本。

以本次光博会期间,某厂商发布的新品为例,其着力解决了传统OM4多模光纤所面临的挑战,可以补偿光模块中心波长偏移引起的信号劣化,并支持波分复用系统。

另外,高速多模收发器的功耗也比单模收发器少12W例如在一个NVIDIA的典型集群中,单个AI集群具有768个收发器,使用多模光纤的设置将节省高达1.5KW功率。

随着带宽需求的增加,今年光博会现场,1.6T也不再是一个稀缺词汇,以往升级速度较慢,经常对比海外落后一代的现象,正在发生转变。各家1.6T光模块产品在发布时所最爱提及的词,或配合演示的展区介绍所最多提及的,也同样是AI。显然,AI也正在反过来推动产业的升级。

或许AI对于光通信行业来说,大有一种天降之喜的感觉,但作为已经为机会做出准备的光通信产业来说,这座第二轮的高峰,已经出发在途。

编 辑:魏德龄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邵广禄:面向AI大模型的智算集群及网络的实践和展望
精彩专题
CES 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飞象网2023年手机评选
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